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美軍事衝突進逼 台灣備戰

◎ 呂禮詩

上週解放軍空警五○○預警機、殲十一戰機在東南海域實施夜間飛行訓練,並接近我防空識別區;東部海域則有亞丁灣護航編隊北上,經宮古海峽駛返中國。近日美國在南海不但執行「航行自由行動」,另有航空母艦打擊群及遠征打擊群集結,電偵機甚至數次接近華南及香港。從台海到南海看似戰雲密布,中美兩國舞劍,究竟是戰前動員,還是常態化訓練,身處「暴風眼」的我們,必須嚴肅面對。

美軍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行動」,目的在於透過「海軍兵力展示」表達中國在南海的領海主張超出了《國際海洋法》的律定;而海軍兵力展示在不發動戰爭的條件下,以例行性與持續性的部署,達成政治目的。故不存在戰前動員的疑慮。

至於「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和「美利堅號」遠征打擊群,在南海進行的是高強度防空、制海等多重威脅想定下的聯合演練;去年十月「雷根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及「拳師號」遠征打擊群,亦在南海進行類似科目的操演,自然無需大驚小怪。

然而從沖繩嘉手納基地起飛,多次出現在中國華南沿海的RC-135U電子偵察機及接近香港的EP-3E電子偵察機,其目的研判有二:根據美國太平洋艦隊二十二日的Twitter貼文,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希羅號」上週在菲律賓海進行標準二型防空飛彈的實彈射擊,可能是原因之一;其二則與柏克級驅逐艦「帕拉爾塔號」二月在黃海、三月在東海相關。該艦保持距海岸線四百公里內的近海低速航行,可能蒐整黃海到南海沿岸部署的反匿蹤雷達運作機制,也就是進行常態的「抵近偵察」任務。

國軍最應該注意的是解放軍預警機與戰鬥機夜間「協同作戰」的新情勢。二○一五年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出版《中國不完全的軍事轉型:評估人民解放軍的弱點》(China’s Incomplete Military Transformation)研究報告,其中指出:即使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解放軍在夜間尚無法有效地戰鬥,從而提高了任務失敗的風險。但從央視二○一八年在《軍事報導》節目中釋出殲十五艦載機夜間於遼寧艦進行滑躍起飛和阻攔著艦的影片,日前又在夜間緊貼海峽中線飛行,足見其在夜戰訓練的投入與成果。

解放軍近年來無論在裝備的獲得、戰技戰術的精進,讓美軍深具戒心;以致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日前向執政黨立法委員警示:台灣有必要全面備戰,而且最好要馬上做,才能因應最壞的突發情況。雖然中美近期在東亞的軍事互動尚在常態化訓練的範圍內,但絕非退將立委口中的「共機繞台不算挑釁」,國軍必須針對解放軍的行動,審慎因應。

(作者為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前教官、新江軍艦前艦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