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國民黨還在找兩岸的通關密語嗎?

國民黨進入由立委江啟臣領導的時代,近期除展開黨中央的人事佈局,並納入黨籍直轄市長等進入決策平台,宣示集體領導。外界現在將其下一步聚焦在台海議題上,審視國民黨是否真正邁入本土化,有別於過往「國共一家親」的誤台路線。

黨主席補選時,江啟臣說出九二共識「有點舊了」等語,提到那年他才二十歲,不管當年兩岸有過什麼共識,比他還年輕的朋友未必認同這個共識能代表自己。這些話被解讀是為爭取黨內青年世代的認同,也是對選舉大敗後的反省方向。

而在七日江啟臣當選新黨魁,過去都會循例向國民黨新主席道賀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卻沒發出賀電,中方僅透過國台辦發布新聞稿指稱,希望江啟臣珍惜和維護國共兩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藍營內部憂心這是國共關係生變,但這正是國民黨浴火重生的契機。

沒有習近平的賀電,不是壞事。兩天後江啟臣正式就任黨主席,美國在台協會發出聲明恭賀,並點到「國民黨有著支持更緊密美台關係的悠久傳統」,期待未來共同追求這項目標。美國官方罕見地對台灣政黨的新黨魁公開祝賀,這項動作,也是告訴國民黨要抓對未來的戰略方向。

所謂「美台關係的悠久傳統」,同樣是提點國民黨,台灣無論是過去威權時期的兩岸對抗,還是進入民主時期的兩岸互動,台美緊密合作,才是歷史的主旋律,這也是讓台灣更自信處理對中關係的基礎。但從二○○五年連戰以在野的國民黨主席身分赴中國,第三度國共合作推行「聯共制台」、到馬英九時代門戶大開的傾中路線,這近十一年的歷史歧路,使得台灣擁有的籌碼大幅流失。

馬英九執政後期爆發的太陽花學運,說明過度傾中造成的物極必反結果。如今的台灣年輕世代,並不迴避兩岸交流,但要求的是更制度化與透明化過程,而不是國共密商下的買辦路線。這是在民主環境茁壯的世代,所必然的主流選項。兩岸往來,為何還得先有政治基礎,為何還要先有通關密語,這不是九二共識「有點舊了」的問題,而是原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命題。

國民黨在二○一六、二○二○年兩度總統選舉皆以大敗收場,最大關鍵,還是中國問題。箇中原因不在於兩岸論述有無正確調整,而是國民黨長年陷於所謂「試卷與答題」的困境,只能受制於中國。之前為要達成兩岸「政治基礎」,製造自欺欺人的九二共識,等到這「假共識、真一中」說法被台灣多數民意徹底揚棄後,現在的國民黨還在苦思的「改革」方向,仍然是想著如何既能滿足北京,又無礙於爭取選票的「兩全」之策。

然而,只要是進入「試卷與答題」的賽局,就是由中國來評分。既然是北京說了算,也會在試題上「增加難度」,要求更朝向一個中國靠攏,並藉此「基礎」、「共識」,擴大在國際間的一中宣傳。

台灣部分政客以提出「兩岸一家親」說法,並獲中國的肯認而沾沾自喜,認為這就是「過關」,現在的國民黨同樣自困於此。做為該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席,江啟臣應要展現台灣年輕世代的民主思維,如果還繼續對九二共識難以割捨,或刻意去凸顯「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等說法,並透過與深藍陣營對話來釋出訊息,以為這是給對岸「答題」的巧妙傳遞方式,那就是走回頭路了,也難怪中國國台辦所屬媒體隨即回應這是「不錯的開始」,既吃了國民黨豆腐,又要求再答題下去。

民主的台灣,不需要去玩國共之間的老賽局,也玩不起。國民黨若想從敗選廢墟裡爬出,與其無止境地追求國共之間的「兩岸共識」,不如回頭看看國內朝野之間有無「台灣共識」,如同所有民主國家般,對外幾乎都是站在一致的立場,因為國家利益只有一個。沒了親中與抗中的對立關係,政黨競爭回歸常態,國民黨也更能在其他政策作為上,展現力量,爭取台灣民眾的支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