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RNA不夠 要加上血清學檢查

◎ 劉安邦

從這兩個月的武漢肺炎疫情觀察,COVID-19可能是一個高傳染力、中等致病力的病毒。不同於二○○三年同樣由冠狀病毒引起的SARS,此次無症狀高傳染力的病例較多,因此在許多國家出現無明顯旅遊史或接觸史的患者,也有無症狀的陽性被檢出者。另外,病毒在致病後會出現潛沉現象,即病毒量低但仍具感染力與致病力,所以有患者被診斷為痊癒後又被檢出為陽性甚至發病,這兩個現象造成防疫與治療極大的困難,是以病毒RNA做為診斷依據的盲點。

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遭受病毒感染後,人體會產生抗體,抵抗病毒的入侵,這也是注射疫苗產生抵抗力的原理。以同樣由單股RNA病毒引起的日本腦炎為例,要經兩次採血,確定沒有血清學的變化,才能排除日本腦炎的可能。個人推測由COVID-19引起的輕症及無症狀患者不在少數,中央應整合P3等級的實驗室,集中力量,盡早發展快速正確的血清學診斷技術,建立新的診斷標準,在RNA檢出陰性者要加上血清學檢查,才能繪製完整的傳染途徑,對疾病在社區的傳播有通盤的了解,將來疫苗的效能,也要靠血清學的檢查予以確認。

至於院內感染,除了住院病房外,患者接受胸部X光、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等地點,都是可能的傳染途徑,是要以單純的群聚感染處理?或者要如以往「封院」?考驗指揮官的智慧與魄力。個人認為,如果發生在位於交通便捷的大型醫院,在血清學診斷技術尚未成熟及對COVID-19社區感染模式未有通盤了解之前,仍要慎重考量,以免造成疫情的擴大。

(作者為醫師,慈濟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