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外交的活路在哪裡?

在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對於我國的申請入會案,當時邦交國哥斯大黎加竟然投下反對票,這項不尋常的訊息透露了台哥關係出現警訊。時隔不久,哥國總統阿里亞斯在七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與北京建交的消息,我亦因此宣布與哥國斷交。

哥國捨棄與我之長期友誼,轉而投向中國的懷抱,而且不惜選擇六四天安門屠殺週年期間,充分印證了「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之說。所以,台哥斷交固然令人遺憾,我們除了譴責從中作梗的中國外,更應該痛定思痛,藉此檢討外交得失的緣由。

哥國結束與我六十餘年的邦交,阿里亞斯總統挑明了說是基於經濟考量,他還批評台灣吝於向拉丁美洲的友邦伸出援手。而陳水扁總統指出:這次中國提供哥國四億三千萬美元的金援,這樣的價碼台灣真的出不起。此一事例再次說明,經濟迅速崛起的中國,憑其財大氣粗已有更大的能耐對我實施「三光政策」:把台灣邦交國挖光、國際空間榨光、兩岸談判籌碼除光。

面對這樣的結局,不禁令人心生警惕。中國的經濟何以能迅速崛起?主因之一不就是台灣商人大舉投資中國,自動挹注中國經濟發展所需之資金與產業嗎?鼓吹積極開放的人,總說兩岸經濟統合,可以提振台灣經濟,增加就業機會。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反而是產業日趨空洞化,勞工就業機會減少,實質薪資幾乎沒有成長。目睹此情此景,還要鼓吹全面鬆綁、三通直航,到底居心何在?

台灣協助中國發展經濟,顯然是損己利人之舉。如今,台灣除了付出慘痛的經濟代價,還要在國際外交上面臨中國的凌厲攻勢,以及面臨中國日益上升的武力威脅。總而言之,所謂的開放、鬆綁,台灣在經濟、外交、國防無不受到衝擊,至於國家認同之備受動搖,就更不在話下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既不對等也不正常,再以尊重市場為由鼓吹積極開放,中國和平統一台灣(實為併吞),也就為期不遠了。就此而言,那些統媒和泛藍政客,一方面拿台哥斷交苛責政府外交失敗,一方面又施壓政府全面鬆綁中國投資,根本是別有用心的自欺欺人。特別是有些泛藍立委,一再前往中國參加國共經貿論壇,為中國經濟統戰台灣效勞,等於是中國挖我邦交國的幫凶,那些人難道不必為台哥斷交一事負起責任?執政黨在拚外交,在野黨卻協助敵人挖牆腳,外交工作有人扯後腿,能有多大成果?

泛藍立委聲稱我外交挫折的原因在於,政府使用台灣名義申請加入WHA,搞得友邦精神分裂,如果繼續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就是「涉嫌瀆職」。其實,台灣今天的國際困境,根源便出在使用「中華民國」的招牌。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案,「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代表中國出席聯合國之唯一合法代表」,「驅逐非法佔據席位之蔣介石代表」,可見,「中華民國」已無國際空間了。

正因如此,台灣若繼續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義,在國際上只能被視為「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互搶「中國代表權」,這樣當然行不通。於今之計,台灣的突圍之道,絕非如泛藍所主張之有名無實的「捍衛中華民國」,而是揚棄虛構的「中華民國」,同時不能再用「加註台灣」的鴕鳥策略。唯有堂堂正正地正名「台灣」為國名,才符合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案的精神,為台灣開創國際生存空間,同時,改採「投資台灣優先」的經濟政策,厚植國家總體競爭力,如此才能為二千三百萬人保障一條自決前途的活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