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拜廟談宗教建築美學

◎ 呂清夫

在年節期間如要走春,年輕人會不會去宮廟呢?據學者鍾文榮表示,傳統的宮廟信徒,年紀多比較大,這些人老化之後,信眾人數會越來越少。所以近年某些較小的宮廟因收不到香油錢,開始關門。

其實問題應不只在信徒的年齡。台北天母忠誠公園在一九九七年要重建土地廟德和宮時,附近居民反對,還強烈指責宮廟「破壞景觀、污染環境」。當地名山里居民還組成忠誠公園自救委員會,並完成數百人連署,不准德和宮遷回。市政府只好暫停遷入,另覓他處。然而德和宮本來就在忠誠公園內,是先有德和宮,後來才有忠誠公園。關鍵應出在宮廟的外形,如果當年能把德和宮蓋成北投的農禪寺那樣,那民眾可能歡迎都來不及。

農禪寺蓋得很現代,它有一個名字叫做「水月道場」,係聖嚴法師在禪定時「看到」的景象,「有如空中花,水中月」。建築師姚仁喜就根據「水中月,空中花」去設計,最後蓋出來的外觀,讓我們想到美國的林肯紀念堂,只是規模沒它大,但比它更浪漫,因為寺廟面向一個巨大的蓮花池,晝夜陰晴各有風情。且佛堂內部甚至不點香火,一座不點香火的寺廟,竟然引來百萬人朝聖,農禪寺因之被列入融合中西元素的十大宮廟,並成為年輕人夢幻的打卡景點,連國際都為之驚豔!

不僅大廟,二○一六年台中市大河里福德祠還向國際徵圖,雖然獎金只有二到六萬元,沒想到反應熱烈,總共有九國的三○七件作品應徵,結果得獎者是日本的學生。不料卻引來某立委的痛罵說「明明是傳統中華文化的民族殿堂」,卻去選一件媚日的神社,簡直浪費公帑。其實經費完全是地方自籌,是這立委搞不清楚狀況,引發信眾的反彈,信眾對於屋頂垂地的接地氣造形也沒有異見,他們關切重點是能否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參拜。

其實大河里福德祠原來是三塊石頭砌起來的,叫做「三粒石」,當初並非今天的樣子,後來才被加上「傳統中華文化」,而成為「民族殿堂」,以後是否非要維持現在的外觀,恐怕有待觀察。

說來大自然的元素最能吸引人,不論土地廟的三塊石頭或農禪寺的蓮花,都是天人合一的美感因素。文化的符碼有時是浮動的,今天的清真寺造形誰知道當初是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建築,東羅馬帝國衰落以後,回教徒乘隙而入,把它原樣改成了蘇菲亞大教堂!所以基督教的「民族殿堂」居然變成了清真寺的典範,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為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