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解決彰化文資浩劫刻不容緩

◎ 張定國

去年,挪威選手頭戴「埔鹽順澤宮」進香帽奪下法國鐵人世錦賽冠軍,頓時讓彰化成為焦點。然而遠見雜誌曾報導,彰化縣觀光休閒滿意度為全國最低。如今發生臺灣民俗村園區未獲准拆除便擅自執行、園區已登錄的歷史建築該如何處置等問題,讓彰化近年文資保存不力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如彰化溪州榮民工廠經列冊追蹤有潛力文化程度,卻仍遭拆除破壞殆盡。這讓人憶起彰化有多處潛在文化焦點面臨破壞。彰化郡官舍火災、鹿港鎮第一公墓破壞案、杜錫圭故居拆除案、松竹堂破壞案、楊全故居破壞案、吳蘅秋殼牌石油代理店保存爭議、彰化農業倉庫破壞案……類似事件不斷發生。縣府極力使大家看見彰化,當人們慕名前來,卻發現諸多文資被破壞時,反而與增進彰化觀光休閒的目的背道而馳。去年文化部亦預告以增加保存私有文資誘因等為主軸的「文資法」修正草案,然而文資浩劫徒法不足以遏止,在兼顧文資保存、利害關係人利益的解決、防範方法存在,僅缺相關人等是否願意行動。

王縣長來自古樸典雅的鹿港,鄭部長亦從事文資保存多年,對於當前彰化文資破壞日益嚴重,是否應藉此展示合作解決文資浩劫的決心?當我們爭論自己的身分,回頭發現生活記憶伴隨拆除一去不回,我們又如何定位自己、理解自己的背景?適逢選舉結束,正是專注處理此事的時刻,不宜僅爭論、謾罵而讓問題惡化下去。

(作者為彰化縣民,靜宜大學法律研究所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