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組細緻考據重現中華商場風華。(公視提供)
吳明益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已經先由漫畫家阮光民和小莊改編畫成了漫畫。(藍祖蔚攝)
《天橋上的魔術師》,既是老台北的餘音,也可能給了新一代台灣人局部的台北記憶。 ——原著小說家吳明益
《天橋上的魔術師》先辦了互動藝術展,原著作者吳明益(右起)、漫畫家小莊、文化部長鄭麗君及漫畫家阮光民皆共襄盛舉。 (新經典文化提供)
漫畫是以文字、圖像和分鏡去融合,這件事未必電影做得到。
《天橋上的魔術師》劇組細緻考據重現中華商場風華。(公視提供)
——漫畫家阮光民
高中來台北唸書時,曾在中華商場晃蕩,但是從來沒有上過3樓,記憶裡有許多死角,除了瘋狂查資料外,就只能用一枝筆演一場電影了。 ——漫畫家小莊
小說中消失的人物,童年都經歷了許多悲傷,我希望在電視改編版下讓大家看到,即使經歷了那麼久的時間,後來他們都過得很不錯。 ——導演楊雅喆
2020年會是吳明益年,他的短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已經先由漫畫家阮光民和小莊改編畫成了漫畫,而且先行在台北市連城街32號漫畫基地舉辦了圖像及互動藝術展;公共電視的旗艦計畫也由《血觀音》的製作團隊正在拍攝10集的電視影集,即將進入最艱難的後製工程。
另外,4月10日和11日2天,音樂家王佩瑤也將在兩廳院演奏廳發表「浮光流影」音樂會,靈感來自吳明益的小說《單車失竊記》,試圖將生命軸線中的「記憶」化成音符,音樂會現場攝影藝術家林猷進(Jeffrey Lim)做現場記錄,音樂會後,攝影家還會手工沖洗黑白照片,搭配吳明益為音樂家寫下的信特製成一份私房禮,送給購票觀眾,留下共同記憶。
確實,記憶就是《天橋上的魔術師》最動人的資產,因為伴隨著老台北人成長的中華商場,早在28年前就拆除光了,如今熙來攘往的年輕孩子,或者各國遊客誰知道西門町寬闊的林蔭大道上,曾經矗立過由8棟長型建築組合成的全台規模最大的綜合商場?藝文界進行的中華商場復興計畫,正在致力:拆掉的,我們蓋回來!消失的,我們畫回來!
蓋回來,指的是《天橋上的魔術師》的電視影集,曾經在汐止重建了3個樓層的中華商場,從綠色木窗、鐵窗到小方格瓷磚,從鐵道旁的花型隔籬到磨石子樓梯扶手,甚至是專賣獎盃禮品店家的大小擺設,不管是遠觀近看,或者貼近放大來看,你都會驚訝發現美術設計的用心與用力,煙塵昨日就這樣撲鼻撞來,毋庸置疑,重建,就是召喚記憶的必要工程。
最可惜的,這麼精緻的重建搭景,2月底就要拆除,將來觀眾還是只能在電視上梭巡中華商場舊景觀,未能到場追憶拾舊,導演楊雅喆委婉地回應:「畢竟只是佈景,再逼真,要轉作公眾參觀的建物,讓大家自由進出,建築安全標準還是更嚴格才行。」
畫回來,則是漫畫家小莊和阮光民在2020年初春最讓人興奮的紙上重建工程。在漫畫基地展出的空間中,紙繪本的中華商場在比例尺上雖然沒有昔日那麼壯觀,然而只要瞧見栩栩如生的工筆畫法,一定能發思古之幽情。
有人指著對街的新聲戲院說,54年前的1月19日,我本來要去看《海誓山盟》的,結果只能站在中華商場上看著那場小年夜的世紀火災,據說119報案電話設立,就是要牢記奪走30條人命的悲慘事件。然後,有人悄聲補充說:「後來,戲院再啟營業,你到黎聲戲院看電影,就會感覺後座有人伸手來摸肩。」這段見鬼記,到了張大春的小說《城邦暴力團》書頁中,這位「大說謊家」就把這則傳奇演繹成了《一代宗師》版的江湖恩怨!
那些年,愛棒球的粉絲,誰忘得了許金木領軍的巨人少棒拿下世界冠軍的那場繞街慶功,車隊沿著中華商場行走,許金木的小手早被粉絲都給握痠到再也不能投球了吧?那些年,商場頂樓上「國際牌」與「松下電器」的巨型霓虹燈,炫耀著富貴,也召喚著流行,誰不會到樓下的哥倫比亞唱片行,買張集盜版大全的「學生之音」黑膠?湯姆.瓊斯、木匠兄妹以及「敲三下」的歌聲陪伴多少舊日文青度過慘綠時光?
展場上也重建了書中的「唐先生的西裝店」,同樣讓人看了出神。那個年代,做西裝的、穿旗袍和棉襖的,甚至要訂製牛仔褲與學生制服的人誰不跑中華商場?然後就聽著平交道的燈號開始噹噹響起,柵欄落下,火車呼嘯而過……
吳明益就是中華商場土生土長的孩子,他對所有改編者的期待是「不要湊熱鬧」、「不要對原著或文學沒有愛情」,率先搶灘的這兩款漫畫,應就符合了他挖出「夢的化石」的期待,你可以看見小莊仔細推敲的工筆細描,他對細節的講究已幾近吹毛求疵,至於阮光民的筆觸則以魔幻率性的大筆揮灑,最重要的是有小說做文本,每一則漫畫故事都有動人的青春印痕與動人敘事。
從文學到漫畫,從小說到電視,《天橋上的魔術師》展開了台灣文化界的巨大跨界能量,漫畫已經上市,我們期待後續的音樂會、電視,還有醞釀中的遊戲軟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