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中台動向研判與兩岸新局

◎ 陳國暉

二○二○年總統大選順利結束,蔡英文拿下八一七萬○一八六票,得票率五十七.一三%,民進黨在國會也拿下六十一席的過半席次,實現繼續完全執政的目標,在這樣的情境下,兩岸關係會出現甚麼樣的變化,值得關注。

北京動向判斷:

一、強化單邊作為:中共黨刊《求是》雜誌曾經刊載習近平講話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顯示出,北京將繼續在兩個一百年的戰略進程中推進兩岸關係,並不會受到台灣大選的影響,像是,大選後北京即同意我方專家赴中國訪視新型肺炎疫情就是一例。

二、穩定大國關係:中美將達成第一階段的經貿協議,中日也開始鋪陳習近平到日本訪問的和解氛圍,而穩定的大國關係將有助於降低北京「失去」台灣的危機感。

華府動向判斷:

一、勝選至上:進入選舉期的川普,經濟發展成為左右選情的關鍵,中國又是許多美商投資目的地,採取有限度的經貿、科技競爭才符合川普的最大利益。

二、雙邊節制:總統大選結束後,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表示,「呼籲兩岸和平與穩定,也希望北京能聽進去。」向北京傳達不可躁進的訊息;但是,華府在國際事務上也多需要北京的協助,對台北的支持力道也會相對有所節制。

台北動向判斷:

一、走出選舉激情:蔡總統在當選的國際記者會上指出,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基礎下,兩岸隨時可重啟對話或協商,向北京傳達對話的善意。

二、敢於和北京對話:八一七萬的選票成為蔡英文總統與北京對話的正當性基礎,也向北京傳達在台灣唯一有正當性的對話人選就是蔡英文總統。

綜合判斷:

一、美、中、日大國關係趨於穩定有助於降低誤判。

二、對蔡英文總統而言,創造穩定的兩岸關係,甚至做到過去只有國民黨籍總統做到的,將可打破國民黨長期壟斷兩岸資產的局勢;對習近平而言,穩定的兩岸關係也有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業。

三、兩岸關係將更趨務實與理性,甚至在蔡英文第二任期開啟新局。(作者為智庫前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