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美交往建基於兩國人民對民主的信仰

在布拉格「民主與安全」會議上,美國總統布希讚揚台灣能和美國維持友誼,同時又能推動民主改革。而中國領導階層相信,可以持續開放經濟,而不開放政治制度,布希表示他不同意這一點。

台灣與美國的往來,其根本基礎在於兩國人民對民主價值的信仰。以往的兩蔣時代,雖然實施戒嚴、威權統治,但在宣傳上依舊高喊民主,以致若干民主言論得以點綴其間,如「自由中國」、「大學雜誌」等。不過,身為外來政權領導人,兩蔣所容許的民主言論限制甚多,只要超過他們的紅線,便立即予以鎮壓,雷震因組新政黨被關,美麗島政團遭設計逮捕,便是其中著名的例證。但是,台灣人民追求民主的意志十分堅定,終於突破威權體制開創民主時代,最終建立了本土政權。

十餘年來,統媒和泛藍有一種論述,即,台灣的民主改革,其啟動者是蔣經國。事實上,這種說法扭曲了事實真相。一九七九年高雄事件爆發後,在台灣人民的民主呼聲中,美國方面持續施壓蔣氏政權,改善台灣的民主人權狀況。一九八四年江南案爆發後,蔣經國則被迫揚棄「父傳子」的接班模式。台灣民主改革之啟動,是因為內部的民主運動及外部的美國壓力交互作用使然,蔣經國只是為了維繫政權不得已順應潮流。

不論如何,台灣的經驗依舊印證了,布希所強調之「能和美國維持友誼,同時又能推動民主改革」,是可能的。今天,布希做此談話,顯然是對中國的民主改革延滯,表達不滿及不耐之意。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美國歷屆政府都主張,透過加強對中國的交往政策,以促使其推動民主改革。可是,十幾年過去了,中國的經濟崛起了,非但無意推動民主改革,反而以增長的國力為憑藉,對內加大鎮壓的力度,對外則裸露其霸權野心。

其實,美國國內及政府內部,一直有人質疑中國的崛起。去年四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便指出;我們希望中國能成為民主國家,能和美國合作,但是中國卻完全朝反方向而去。現在,事實已經擺在大家眼前,對中國存有幻想是不切實際的。拜美國給予最惠國待遇之賜,經濟迅速崛起的中國,如今與美國的貿易摩擦愈演愈烈。而中國積極擴軍的結果,也使其得以侵犯日本及台灣的領海、潛艦跟蹤小鷹號航空母艦、試射飛彈獵殺衛星。凡此說明,所謂「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絕非危言聳聽。

在布希的外交戰略構想中,在全球推展民主是重要的支柱。然而,中國卻利用其經濟能力,在全球庇護反民主勢力,處處給美國製造麻煩,致使美國在外交事務上受中國掣肘,從而必須給予籌碼作為交換。其中,利用美國打壓台灣之舉,便是中國常用的伎倆。最近,中國對台灣的外交圍堵,手腳已經伸進美國的後院,誘使哥斯大黎加捨我取彼。這種動作顯示,中國是一箭雙鵰地對付美國與對付台灣,值得美國及台灣引以為戒。

民主台灣是美國長久的朋友,專制中國則是美國的潛在敵人,這是至今不變的基本戰略形勢。中國覬覦台灣,其目的在於進窺太平洋,挑戰美國的勢力範圍。令人遺憾的是,有些美國友人見樹不見林,明知中國對台美威脅甚大,仍鼓吹台灣積極開放中國投資,推動兩岸三通直航。中國「開放經濟、緊抓政治」的態度如此,台灣經濟為其所吸納,不僅無助於促進中國民主化,反將動搖此一民主陣營之不沈的航空母艦,戕害台美的共同利益。唯有台灣在經濟上自主繁榮,在政治上鞏固民主,才能成為美國在全球推展民主的助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