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恆煒專欄>「中間」什麼?唐飛別胡扯了!

「中間」、「中間選民」、「中間路線」以及所有用「中間」當訴求的論述與政治活動,不是今天才有,而是於今尤烈。尤其民進黨中央執政起用過的藍軍出身行政院長唐飛,最近又要號召「中間選民」復出政壇。老實說政治上的過氣軍頭無論如何強出頭,都是虛妄,不必浪費筆墨褒貶。

不過,唐飛的「中間選民」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中間」云何?這是早應當有人從事嚴格而周詳檢驗的概念,可惜人云亦云,淪為有心政治人物黨同伐異的利器,甚而有無知無識的無行文人也胡謅什麼「關鍵中間票,格局夠才大」;好像「中間」真的是王者必爭!

拿著「中間」賣野人頭,不是台灣所獨有,也不是現在才盛行。德國重量級的憲政學者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早就看不過去了。一九三一年他寫了短文〈漫談國家內政中立這個概念的各種意義與功能〉,開宗明義就點出:「有鑑於『中立』這個辭彙的多層含意以及混亂,會使不可或缺的概念變成是不必要的或是無法應用,所以做個專門術語的、切於實情的澄清是有意義的。……將這個詞彙的各種意義、功能及其諍論的面向加以梳理(以提出總結性的清單)。」施密特把「中立」放在他的理論核心之一的「政治決斷」上來論列,從而釐清「中間」的不同指涉。

本文不擬也不可能師法施密特做出「清單」,不過,至少可以放在台灣政治人物依選舉策略提出來的「中間」做出釐清,以免魚目混珠、指鹿為馬而入其彀中。

還是用唐飛的「中間選民」當例子。康飛「中立」的設辭是「藍綠兩大陣營都被意識形態框住」,「如果民進黨候選人勝了,謝長廷在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桎梏下,能夠大開大闔嗎?藍的若贏,面對這麼擅長做反對的民進黨,不能有什麼作為?」唐飛的重點結論是「兩岸卡著僵著不能動,台灣會有很大的問題!」原來千里盤龍,還是要為「兩岸開放」謀,還是要為藍營的意識形態謀。不然,為什麼民進黨勝,就是「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桎梏」?為什麼馬英九勝,依然會壞在擅長反對的民進黨手上?卻不問馬英九贏,台灣會被「終極統一基要派勒斃」?

更值得注意的是,唐飛列出來的「沒有特別立場」的意見領袖,諸如龍應台、李家同、林谷芳、王杏慶,請問,哪一位不是藍通通?甚至紅通通?哪一位不是如唐飛般「反獨」?哪一位不是站在「獨」的「對立面」?這叫「中間」?這叫「中立」?唐飛號稱的「中間」,完全不必費力處理,也進不了施密特的「清單」討論!只是唐飛所謂的「中間」,受到藍調媒體的大力宣傳,甚至做專訪,唐飛說:「統獨之間定得集合眾人智慧找條中間路線,不能再用意識形態耗下去,就算兩岸不易輕啟戰端,也不能咬定中共不敢打,『我們卻找機會就往獨一步』……。」(雙引號為筆者所加,以示重點)夠白罷?唐飛不是真要「中間」,重要的是阻止往「獨」跨出一步而已!所以,唐飛的「中間」是力挽「統」意識形態於既倒,堅拒「獨」的意識形態之進逼。換句話說,意圖用混沌的飾辭「中間」框住「獨」,拉住快垮的「統」。唐飛的用意昭然,就是把「獨」打出「中間」,把「統」視為「中間」。

唐飛等人的「中間」拙劣到不行,構不上用施密特方法學上高度的檢驗,因為這是假「中間」為名行「反獨」之實。只能說「中間」、「中間」,「中間」個鬼!(作者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