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比「用X發電」更關鍵的事情

◎ 盧展南

不少人砲轟蔡政府發展綠能、廢核的能源政策是「用肺發電」,而蔡總統則稱重啟封存的核四根本是「用命發電」。不論用肺或是用命,發電造成之空污及溫室氣體排放無法有效降低的問題,都是源自產業結構未調整,用電不節制造成。不思問題源頭,每到選舉「缺電」及「用╳發電」的言論就不斷地被炒作,並互推責任。

但面對氣候變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開發再生能源,是負責任政府的堅定理念也是優先選項。因此許多政治成熟度高的國家雖經政黨輪替,大致還能保持一致的能源政策。反觀國內,每到大選,需持續的能源政策就被做為政治工具,互相指摘,政策改來改去,這對負有供電義務的單位,不公平也非全民之福。

以目前用電的成長趨勢及核電的占比而言,除非持續在台灣大量增加核電機組,否則不論核四啟封或老舊核電廠延役,不論哪個政黨執政,都還是需要「用肺發電」,重要的是如何降低肺的負擔,致力於火力電廠的空污改善。

發電對整體空污的影響並不比其他污染源高,但被有心人士說成,只要停止發電,空氣就變好。地方政府首長若以減少燃煤或燃氣總量,做為其抗污的政績,則無助供電的穩定,且抹煞既有發電廠空污改善的投資與努力。火力發電防污技術不斷進步,且為固定污染源,防制相對容易,不論是用超超臨界機組或提升原機組效率及利用集塵器、脫硫、脫硝空污改善,均可以較低的發電燃料成本,較安全地提供低空污排放的電力。

因此,建議對火力發電廠空污排放的限制,宜以實際污染物排放量減量做為管制標準,而非以全年燃煤量或燃氣量為標準,如此可鼓勵發電營運單位購買效率較佳的煤、強化發電的效率並致力空污排放減量的投資。

隨著用電的不斷成長,除對燃煤、燃氣總量有主導權,從發電端管制污染物排放之外,地方政府也應有創電及節電的義務,從區域電力供需平衡及用電端管理做努力。

環團除關心發電相關鄰避設施的環境影響外,也應積極提出對環境保護有助益的用電及供電論述,督促政府訂出對下一代負責任的用電承載優先順序,形成共識,讓供電單位依循。

電力建設費用龐大且所需時間長,下次公投前,朝野陣營及環團若能好好說明各種用電及發電的利弊得失,讓全民充分了解與思考,做出可長可久的能源政策,相信會是供電單位所樂見,也是全民所期待的。

(作者為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