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抱吻小孩,有問題嗎?

◎ 黃淑英

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抱吻小孩的事件,引起社會沸沸揚揚的討論,並演變成藍綠政治的口水戰,完全淹沒了這事件問題的本質!

國內、國外的政治人物,不分共和黨、民主黨、藍、綠、黃、白,都很喜歡在現身公共場域時抱小孩或親小孩,以示親民的形象。但是,小孩是不是願意這樣被對待,似乎從來不是我們關心或在意的。

在我們的生活裡,親朋看到可愛的嬰兒,忍不住會去親一下或捏一下他的臉頰;長輩看到你,就會倚老賣老地摸摸你的頭。這些都是被視為大人善意的行為而被廣泛接受。有時,即使小孩表現不願意的樣子,反而被大人譴責。這和近十幾年來,我們為了保護小孩不被侵犯,在性別教育裡不斷教導小孩,了解身體的界線,不被任意撫摸,是背道而馳的。現在的小孩可能因為這些學習,會展現他的自主性,當別人觸摸到他的身體時會拒絕;但是嬰兒呢?他的意志由誰來表達呢?自然是由他的父母親代為主張。

因此,政治人物抱或親吻嬰兒,必須經過父母事先的同意。但其實嬰兒也不是完全沒有意志表達的能力,對於嬰兒而言,不喜歡、不舒服、害怕就會放聲大哭。大人們應當尊重這種最原始的語言。然而,我們有時似乎很不經意地讓嬰兒去妥協這樣的情緒,也讓政治人物想要營造溫馨的畫面落漆了不少!

另外一個議題,是父母都很在意的「衛生/健康」的問題。我的女兒不讓我抱孫子,如果沒有洗過手;不讓阿公吻孫子,如果鬍子太長;也不讓看孫子,如果我感冒了。因此,大人們親吻小孩,除了孩子意願的問題,還要注意衛生的面向:自己是否有流感?是不是嘴巴油膩等。在韓國瑜這事件裡,某醫師在臉書提及健康的顧慮,不論是有沒有政治的考量,事實上是點出了一個很重要,但被大家忽略的問題:應該為孩子的健康著想。

韓國瑜抱吻小孩不是個案,也不該變成藍綠政治操作的槍。回歸事件的本質,我們希望小孩不要成為政治人物秀的工具。大人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思,父母不要因虛榮而忽略小孩健康的風險。

抱吻小孩,有問題嗎?當然有,就是你以為沒問題!

(作者為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