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鹹魚為何翻身?

◎ 陳茂雄

去年九合一選舉期間,蔡英文的民調跌落谷底,可是選後短短幾個月就翻上頂峰,在台灣屬空前,一般人都將它歸功於香港的反送中,藍營因而譴責民進黨塑造「芒果乾」。香港的反送中固然對民進黨的選情有幫助,但不可能使氣勢完全翻轉,香港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就出現過好幾場群眾運動,「今日香港」就是「明日台灣」的口號早就在綠營流行,但沒有翻轉過劣勢選情。

香港問題雖然有利於民進黨的選情,但不是主要因素,還有其他重要原因翻轉選情。網軍就是民進黨氣勢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兩大黨都有網軍,只是民進黨的較強,最重要的民進黨的訴求重點在於「國家」,中國國民黨的則在「政治意識」,剛好現代年輕人有濃厚的「國家觀念」,但缺乏「政治意識」,造成多數年輕人偏向民進黨。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使民進黨逆轉勝,就是民進黨換了操盤手,對於民調有較深入的解讀。

蔡英文一上台,就很重視主流民意,所推出的幾個重要政策都依循民調。只是台灣人與美國人不同,美國人的選票往往與所認同的政策同步,所以推動多數人支持的政策,就可以獲得多數選票。台灣人則完全不同,多數台灣人只關心自己的直接利益,不在乎公共事務,對於政策的贊成或反對,並不會影響其投票行為,只有牽涉到個人直接利益的政策才會反應在選票上。

蔡政府一上台所推出的政策,贊成者都多於反對者,執政者誤以為會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持,事實正好相反,多數贊成者並沒有牽涉到自己的利益,所以無感,反而屬少數人的利益受損,因而反蔡,多個政策加起來變成很多人反蔡,民調當然跌落谷底。九合一選舉後換了操盤手,了解箇中道理,只是不能改變原來的政策,只好推動很多新政策,每個政策都使少數人獲利,造成擁蔡者遠多於反蔡者。雖然多數人對新政策不以為然,但沒有牽涉到自己的利益,因而無感。

民調可分為兩類,就是對人與對政策的民調,對人的民調,往往與選票同步,對政策的民調則未必,台灣人只關心自己的直接利益,不在乎公共事務,與自己直接利益有關的政策會反應在選票,無關者則無感,機警的政治人物不會被政策的民調所迷惑。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