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不能只靠台灣意識

■劉大安

令人無法置信,第六屆立委選舉結果揭曉,泛綠僅比上屆立委多獲一席,仍無法在此次一舉獲得國會過半席次。有些評論指出,泛綠並沒有輸,只是期望過高,整體仍有成長。我要大聲的駁斥這種和稀泥、毫無建設性的言論。真實是:綠營輸了。理由很簡單,我們只要問多數泛綠的選民對此次結果的感覺,就可以知道答案。我們也可以從連戰以及泛藍群眾溢於言表的興奮神情知道,到底誰贏誰輸。

我太太曾經為了選購小孩子的玩具傷透腦筋。她到一家國際知名的玩具店為小孩選購玩具,該店充斥低價、粗糙的玩具,因為急著買,最後挑了一樣,回家後玩一下子就壞了,只好拿回去退。不僅浪費時間,也讓大人、小孩都很挫折。我太太說,下次再也不去這家店。這就是綠營的困境:選民急著買,但挑不到好貨,乾脆退貨、不買。以此例放在此次選舉中,也可以說是,泛綠選民急著要讓台灣成為一完整、正常的國家,但發現民進黨、台聯除了能賣這個產品,也沒什麼其他產品;加上這個產品已在總統大選時被過度消費,買家已付過錢,不能教我再付一次。反映在投票行為就是:不去投票。

有些深綠的選民,付幾次錢都無所謂。為了台灣的正常化、真實化,他們可以忍受民進黨政府的沒有效率、或是替民進黨辯護。但是,這次選舉顯示,單靠台灣意識無法使許多中間地帶的選民投綠營一票。因為太多中間地帶的選民在國民黨五十年的教育制度、媒體洗腦以及利益包圍下,不認為現在的中國國民黨是壞的,而他們也不那麼在乎過去那個「萬惡的」中國國民黨,或者也不在乎現在連戰主政下的中國國民黨其實和兩蔣時代的中國國民黨本質上沒太大不同。我曾經在總統大選時,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成功說服一位偏藍的中間選民改投綠營。關鍵點有二:第一是李遠哲的再次選擇泛綠,第二是財政部林全部長在財政改革的成就。在這次立委選舉,我也花了約三個月的時間,成功說服另一位偏藍的中間選民改投綠營。關鍵點他信任我的人格以及政治的專業判斷。簡單來講,要說服一位偏藍的中間地帶選民改投泛綠,是何其困難。而有許多選民是處在中間地帶,時藍時綠,同時也又藍又綠,是綠營應該好好經營的一群。

我在這兩次的選舉中發現,台灣意識很深的人大抵上還是會投泛綠,但人不夠多,所以無法過半。中間地帶的人不少,想要培養他們具有台灣意識,再轉為堅強的泛綠選票,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如果民進黨沒有執政成績,這個時間會拖得更長,或者完全沒有機會。這樣講不是要民進黨放棄或不談台灣意識,放棄或不談台灣意識不但會遭到綠色基本盤選民的唾棄,也不受一般泛藍選民的歡迎,例如沈富雄。結論是:必須堅持台灣意識,但是只靠台灣意識不夠。台灣意識不足以對抗大中國意識、利益關係以及激勵中間地帶選民投綠營一票。堅持台灣意識需要做的事很多,正名運動、歷史教科書的改革、中文教育改革、基層考試有關本國史地內容的重新界定、甚至追討黨產等,這些都是該做的事,應該有策略、有所取捨、長期性的繼續推動。但是,民進黨政府不要以為只做這些事就夠。許多中間地帶的選民希望看到實際執政的成績單。

什麼是實際執政的成績單?只要看看現在民進黨政府給人民什麼承諾,就知道會不會有實際執政成績單。坦白講,目前我是看不到的。在民進黨的網站上我看到「『超越101、團結愛台灣』」民進黨與台灣人民的約定承諾書,不是不好,實在是離中間地帶的選民太遠。我要提醒民進黨政府,分別從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下手,提出成績單。在中央政府方面,重新調整內閣佈局,選派有能力完成目標的部會首長,而不能把國家名器當作政治交換的籌碼。因為,人民最後還是把帳算在執政黨身上。其次,善用民進黨籍執政的各縣市首長,激勵他們做出具體成績來。要讓人民感受到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確實與其他黨執政不同。這點只要看看宜蘭、高雄的立委選情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常識的問題,不需要高深的理論。(作者為半導體公司副理,劉大安是筆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