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空污源或提款機?

◎ 林中平

二○一八年元月,一向關注環保議題的財經雜誌《天下》,以《火力電廠降低發電量 真的就能治空污?》指出台灣空污元凶並不是電力業,文中引用雲科大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張艮輝教授等三位專家的報告,並請成大環工系教授蔡俊鴻解讀何以火力電廠的影響沒有想像的大。

上述報告發表於中華技術期刊一○九期《PM2.5減量挑戰與空氣品質再提升》,作者選擇柴油車(十一.二%)、汽機車(八.七%)、營建/車行揚塵(九.一%)、電力業(四.一%)、石化業(四.六%)、鋼鐵業(四.四%)、水泥業(一.二%)、露天燃燒(二.七%)等八種重要行業別進行模擬分析(括弧所示為該報告衡量排放源影響程度的指標),可以發現台灣PM2.5來源主要是車輛,對空污的貢獻是電力業的近五倍。

更早的二○一七年十一月,《工商時報》「專家傳真」專欄,由李伸一(現代財經基金會副董事長)、溫啟邦(國家衛生研究院榮譽研究員) 撰文《燃煤不是空氣污染的元凶》,指出台中火力發電廠(中火)即使降載四十%,對台中市PM2.5濃度改善只有一.五%。另,根據環保署的統計,台灣各類污染源PM2.5排放量汽機車占三十六%、境外移入占二十七%、工業(燃煤發電、石化、煉鋼)占二十五%,其他(如農業廢棄物及生活垃圾的露天燃燒)占十二%。

然而,以上論述並非民間的普遍認知。燃煤為空污最大元凶;罪魁禍首是中火,中火(燃煤)消失,中部(台灣)空氣就好。這個假議題,就像高聳雲端的中火大煙囪,已深植某些民眾心中,甚至地方首長─具體行動就是要求所屬行政地區要減煤、無煤。

目前中火控管的排放標準,以二氧化硫為例是六十ppm,燃油的協和電廠則高達二五○ppm(因建廠時未保留空間裝防制設備);台電發言人今年於《天下》受訪時坦言:「儘管(協和)年發電量只有中火的八分之一,空污排放卻不相上下。」

但,基隆、雙北市民很少關注協和電廠。這可能是沒有數據參考或寧可相信「視覺感受」(如煙囪是否高大、吐白煙)。據報導,台塑集團準備投資近百億元,進行去白煙工程;六輕廠區漫天白煙(其實是水蒸氣)的景象從此不再,但這項「去視覺污染」對改善空污沒有實質幫助,反而增加碳排放量。

所有改善必須緊扣問題本質才有意義。燃煤電廠的減排當然要繼續監督與要求,但那些排污比重更高的源頭,該努力的地方還很多。從中央、地方的作為到個人行為,也都可以對PM2.5的減量產生貢獻。例如綠能政策、老舊大型柴油車汰換、減香運動(祭拜時少燒金紙)等。而這些政策過去在推動時,是否有政黨杯葛、扭曲,或從中獲取政治利益,可受公評。

九合一選舉,中火議題撼動台中選情。這次大選再揪團彰、雲,口號也更聳動:「要人民用癌症發電!」中火是元凶?必須拿出科學證據。(作者任職之集團企業,有燃煤及太陽能、風力等綠能多元發電設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