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吳瑞北、賴飛羆/活化教育部人事 釋放大學創新力

因應新世代挑戰,教育部應積極建構高等教育的分級分工體系,以利大學發展其各自定位,所以應從法規著手,以公教分途的精神積極鬆綁。(資料照)

吳瑞北/台大電機系教授、賴飛羆/台大資工系教授

一九九八年新生兒從三十二萬降到二十七萬,其後逐年下降,二○一○年為十六萬,達到最低點。一九九八年新生兒於二○一六年已進入大學,影響開始浮現,例如屏東美和、大仁科技大學以及台南嘉南藥理大學,三所南部老牌大學,傳出共十個系所將停招。高教海嘯將一波接一波,到二○二八年達到最高點。

面對少子化浪潮,教育部卻逆向而行,一九九四年開始高喊教育改革,普設大學,造成教育資源稀釋,難以留住優秀學生。加上全球化浪潮,全世界都在爭取人才,高中生的選擇不再限於國內大學,香港、新加坡直接以學測成績錄取頂尖學生,給予獎學金。中國大力投資高教,他們放寬台灣高中生學測均標即可申請。優質生源逐漸流失,再加上少子化等因素,衝擊台灣高教的健全發展。

大學要負起對社會及歷史的責任

究竟大學的任務何在?引用哈佛大學的觀點,大學要致力通識及科學教育的陶冶力,要點有二:一為在課堂上傳授新想法、新思維、新理解,讓學生啟動知性轉換之旅,二為在校園提供多元生活環境,讓其深化知性轉換,並創造社會轉換的有利條件。其目的:希望學生可探索其天賦與才能,發掘其價值與興趣,學習如何貢獻全球,形塑其生命意義。

因此,大學要重視研究,否則會成為販售舊知識的雜貨店;但研究不能忽略教學與實踐,否則等於失去靈魂。廿一世紀以來,整個社會變化更快速及激烈,許多外在因素影響大學校務之治理,除了上述人口結構改變及全球化趨勢,其他像共享經濟勃興、資通訊科技進步,商業化現象、社會正義反思等,都影響社會及歷史發展至鉅。沒做過研究,也沒在大學教過書的公務員,要來負責大學治理,不只沒接地氣,也是緣木求魚。

法規及經費支用的活化和自律

因應新世代挑戰,教育部應積極建構高等教育的分級分工體系,以利大學發展其各自定位,所以應從法規著手,以公教分途的精神積極鬆綁。目前大學法第一條雖然開宗明義:大學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但大學法四十二條法條中,規定由教育部訂定,或需要送教育部核定者高達二十八處,對大專校院發展、師資、招生、資源分配、品質提升、產學合作一路管到底,但專業不足,常常徒勞無功,甚至成為大學活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最大阻礙。

另一個是經費管制,即使經費相對充裕的國立大學,教育部常年補助款基本只夠支應佔缺教職員薪資。學雜費因多年凍漲,支應教學經常費及圖儀費就已捉襟見肘。因此各校發展就要依賴教育部計畫補助,像過去的邁向頂大及現在的高教深耕計畫,這些經費支用上有諸多限制,像經資門比例、延誤撥款卻要如期用完、政府採購法常常不符教學研究需求等。更重要的是計畫要逐年審,很難作長期規劃,加以教育部有意無意鼓勵各校競爭,俾易於掌控,許多學校只能敢怒不敢言。

但大學自主前提要能做好自律,二○一五年校務基金設置條例作了重大修正,改為設立專任稽核人員,隸屬於校長,等於球員兼裁判,稽核制度名存實亡。應該要強化監督功能,把稽核人員隸屬於校務會議下設的經費稽核委員會,可以對學校經費支用情形進行了解及事後稽核,以符合內部稽核自主的精神。

教育部應開放高階人事任用

二○一○年行政院通過總員額法以及組織基準法,二○一四年各部會相繼通過組織法,涉及專業治理者多在人事組織上作更開放的設計。例如科技部明定各學術司司長得以學校教授資格聘任,且為提升科技競爭力,得聘用各領域科技專業人員,最多達一一○人。衛福部則規定有關醫事業務司之正副司長一名,及技監技正總數五分之一得以醫師聘任。相對地,教育部最為保守,過去高教司還可以借調學校教授,二○一四年修法之後,偌大的教育部只有資科司司長得以學校教授資格聘任。人才培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這種組織設計很明顯無法因應台灣面臨的嚴峻挑戰。

目前美中貿易大戰,國際局勢巨變,世界經濟形勢面臨重新洗牌,美國國會甫通過「TAIPEI法案」,台灣重新站上歷史之窗,而大學是台灣往前邁進的基石。為讓大學引領創新,教育部一定要趕快修法多引進專業人才,有關教育業務司的司長或副司長,包括高教司、技職司、終身教育司、國際司、和師資藝教司,必要時得比照專科以上學校教授之資格聘任,以期能盡速解決教育之根源問題與大力推動教育改革措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