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病歷e化 不得不走

■ 巫敏生

五月廿七日「回應『病歷電子化』」,說得對,電子化不是萬能。台語有諺:「有一好,嘸二好」。

美國之所以推動病歷電子化,其來有自。兩年前,卡翠那颶風橫掃美南,紐奧良市應聲而「沉」,滿目瘡痍。成千上萬的人流落鄰州,嗷嗷待哺同時亟需診治。

由於病歷調閱不易,無端受苦受難者不乏案例,甚至有死亡者,美國人始驚覺到,病歷如果e化,情形當不至於如此不堪。

美國醫生e化病歷者,迄今僅約十%。鑑於美國榮民總醫院(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VHA)雖然服務對象類多貧而多病,年紀又大,但診斷錯誤率低,而療效卻高。經研判,該院率先推動病歷e化,應居首功。

其實,美國官辦的老人健保局(Medicare)刻正研採差異性支付標準,凡是病歷e化醫生,支付標準酌予提高,以資利誘。匠心獨運,可見一斑。

國內全民健保儲存全民就醫資料庫,曾有美國來訪外賓譽之為寶藏,當為病歷e化基礎建設重要的一環。無可諱言的,劉文所揭各項疑慮,我們必須嚴肅面對,設法避免或減至最小。

不過,推動病歷e化,仍屬不得不走的路。

(作者為健保局副經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