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熱、能輸與贏

台灣最近面臨兩難的困境—節節高升的能源價格和步步高升的氣溫。在全球暖化的推波助瀾下,熱浪襲人,已陸續傳出熱死人和作物熱害的消息。高能源價格使得六月一日起,台電就要開始以夏日電價計價,電價提高兩到三成。

為了抵抗熱浪,推廣節約能源,行政院長張俊雄帶頭拿下領帶,換下西裝,以輕便服裝呼籲大家非正式場合,不必著正式服裝,並提高室內冷氣溫度以節約能源。由政府帶頭節約能源,可以有火車頭帶動的效果,但是政府對於目前高熱、高能源的雙威脅所作所為都仍嫌保守消極,未超過過去的範圍,甚至許多過去實施有實效如:鼓勵替換高EER冷氣機或日節約時間等措施,都尚未實施。甚至連簡單地拔掉插頭,都有可觀的節電效果。

其實台灣許多產業發展是有利於創造熱、能雙贏的局面,如台灣領先的LED產業,不但可替代許多高耗能的白熾燈泡、電視螢幕,可節省不少電耗量,也可促進該產業的成長。例如台灣的太陽能產業也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初期的建置成本高,使得許多公共設施不敢使用太陽能輔助工具,政府在鼓勵實務運用上推廣卻不足,只有少數實例如高雄市利用太陽板供路燈號誌用電。

如果能夠轉變觀念,利用台灣產業的優勢和陽光充足的特色,將高熱轉化成能源,至少就不會是飽受高能源價格和高熱的雙輸局面。如果能善用政策誘因轉化困境,長期可能有機會創造一個利用高氣溫,減抑高能源價,促進產業發展的從少輸到多贏局面,就在政府一念之間。

(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