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藝術產業健檢:買氣不錯,「政治味」看好

◎ 黃庭安

第二十六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甫結束,其成果就像是一個年度健檢,對象是台灣的藝術產業。論成績,今年買氣相當不錯,流動率較高的偏向中小型作品,市價約二十萬至五十萬元不等,尺寸約二十五號,賣得很好,適合居家陳設(國內畫廊比較吸引買氣的作品包含有顏色吉利、主題討喜、可愛等特質。而國外畫廊以日本賣得比較好,因為品味跟台灣人接近)。

然而,普遍畫廊主也有反映今年大型作品比較難帶走,似乎買氣不夠強勁。這一點足以反映:相較於畫廊與藝博會長期培養的藏家(單件消費力高,品味比較專一),也不能忽略「過路客」的購買實力─從進來逛逛,到感覺喜歡,然後認真地與畫廊主議價,這是非常令人喜見的一點。

不過,今年缺乏大型亮點。舉例而言,去年的台北藝博有一個大型懸吊月球,相當成功的製造了話題性;今年的宣傳策略與力度不如去年。話題性的效益帶來的不僅是買氣(儘管那是最實際的),藝博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功能在於平台的擴散效益,國內外畫廊需要這樣的平台進行藏家開發、資源串接、市場調查等工作。宣傳成功的藝博會能提供他們這樣的平台。粗估目測,今年人潮少了兩成。

然而目前所提及的,也僅只是短期現象,台灣的景況仍然是包容力相當廣的。相較日本市場的保守(畫廊、藏家皆是)、韓國的排外、中國的審查,台灣市場同時兼具對傳統水墨、西式油畫、東南亞儒佛/原生文化、台灣藝術脈絡的爬梳,這是一個穩定而長遠的市場所要具備的條件,同時也是風險耐受力的韌性之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現當代藝術品中,往往能上拍賣場的,是政治意味強的作品─具有歷史厚度、議題性、具有批判力,但不一定流於意識形態,而是對權力結構的觀察,比如居住正義、環境正義、性別正義。以最近一期的蘇富比香港秋拍為例,班克斯、田中敦子、曾梵志的作品,都帶有明顯的政治詮釋性。台灣作為一個強調創作自由與言論自由的社會,更應該讓具有這般爆發力的藝術家登上檯面,在香港的社會開放性劇烈緊鎖的狀況之下,相信長期對照下來,會造就一種獨有的創作優勢。

(作者為Parsons設計學院策展學系碩士,現為品牌行銷暨廣播主持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