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回應「建軍不要好高騖遠」

◎ 宋磊

台美關係處於數十年來的最佳狀態,我國軍購消息也一波接一波,但當空軍、陸軍、海軍紛紛採購新一代的戰機、坦克、軍艦時,從「軍種」延續的態度來說,或有其必要,但以解放軍和國軍的實力相比,若陷入對手有何武器,台灣也必須擁有,則長期的軍備競賽未必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

台灣的強項為何?國軍的強項為何?據筆者多年觀察與分析,中科院研製的反艦飛彈、防空飛彈是台灣的強項,因此假使建軍規劃時,能拋開軍種競爭資源的惡性循環、放棄原先強軍思維,改採取台灣的強項進行建軍,或許更能有效嚇阻解放軍攻台。

舉例而言,國人自製的雄風反艦飛彈、天弓防空飛彈、飛彈快艇,皆為台灣的強項,若國軍能擁有超過一千枚的反艦飛彈、三千枚的防空飛彈、百艘以上的飛彈快艇,國軍將在制海、制空的作戰上具備嚇阻解放軍犯台的意願;同時為增加國軍「境外決戰」的實力與信心,各生產超過二千枚傳聞已久的雄二E增程型、雲峰中程飛彈,國軍將更有能力執行「重層嚇阻」的國防戰略。

然而正因至今仍無法跳脫軍種本位主義,在預算排擠下,建軍規劃與效益難謂周全。基於國家資源有限,預算配置與嚇阻能力之間的平衡,有待進一步的溝通與落實!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