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尋找永康機場

■ 洪致文

這幾年,儘管台灣研究成為顯學,但是在台灣至今僅僅七十多年的民航運輸發展歷史,則相當程度地沒有受到重視。如今民眾搭飛機前往台南,應該都會降落於與空軍台南基地共用的飛機場,而少人記得在日本時代,台南的民用飛機場是在永康,大約是如今的台南科技大學(該校一九六五年設立為台南家政專科學校,一九九七年改制為台南女子技術學院,二○○六年改為今名)一帶。

紀錄中,位於永康的這處民用飛行場,在一九三七年一月底開工興築,同年五月三十日完工,並於六月舉辦開場式,因此今年正好是台南民航發展的七十週年紀念。不過,在永康的飛行場遺址幾乎不存,僅剩與飛機場有關的單位,就只有氣象局的永康氣象站。該站在一九四○年開啟業務時,是以「台南測候所台南飛行場出張所」之名成立,主要是為了提供民航飛行上的氣象服務,與同時設立的台中、花蓮港、宜蘭、台東飛行場出張所類似,均是廳舍為平房覆瓦外加一座鋼筋混凝土造三層風力塔格局。

日本時代台灣民航發展,在初期島內島外航路都是由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擔當,不過在一九三八年由該會社與國際航空合併後新成立的國策航空公司||大日本航空株式會社,便成為台灣在日本統治後期民航上主要的經營者。該會社下轄有台南出張所,應該就是當年在台南飛行場內營運的單位。

在台南民航發展七十週年的此刻,筆者想藉此尋找消失在永康的台南飛行場記憶,因為據聞這處飛行場有座漂亮的大門,屹立在氣象站附近的巷道旁直到一九九○年代初才拆除。當飛行場已經消失在土地上的現在,也許只能利用記憶中的片段,以及當年殘存的老照片,來回溯這七十年前台南民航開啟的點點滴滴了。

(作者為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