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課綱爭議,偏鄉只有被代言的份?

◎ 何蔚慈、廖浩翔

近日,時代力量立委鄭秀玲在立法院質詢教育部長時,以比較北一女中與屏東枋寮高中的多元選修課程開課數,即北一女中開設四十五門遠多於枋寮高中所開設之廿三門課程,又枋寮高中少開兩項學群,來論斷一○八課綱上路將對偏鄉學生不利

首先,拿北一女比偏鄉,本就不適當。質詢後,枋寮高中教務主任發表聲明表示,枋寮高中僅五個班級,而北一女有廿三個班級,就比例上而言,怎能以四十五門課大於廿三門課,就論斷偏鄉小校無法順利開課?

就學群部分,北一女學生數多,學校一次開滿所有學群的課程當然沒問題,對學生數少的學校,分學期、分階段仍會開滿所有學群的課程,也不會有學生權益嚴重受損的問題。重點為開課能否回應學生學習興趣與生涯,而非盲目追求開課數目。況且選修課別僅是申請入學參考眾多指標之一,而非唯一。

枋寮高中學生會會長也感慨:「不能什麼事情都拿北部菁英學校來跟其他學校比,一比不上就說是資源分配不均,就兩校而言,我們本來就是站在一個不一樣的起跑點」。他也提到,校內老師對此言論感到失落,「對於自己用心探討、開發的課程,卻被輿論、大眾如此踐踏。」

的確,資源不均為台灣教育長期的困境。但,將一○八課綱停止上路,拉抬考試分發比例,甚至重回聯考時代,並不會平衡資源。齊頭式平等的升學制度中,更多的是被升學壓得喘不過氣、無法找到生涯方向的學生。

對於緩解不均,除了給予更多資源外,如何協助小校運用既有資源,儘可能理解學生的興趣學群與升學方向,並精準開課,給予學生充分生涯相關輔導與資訊,或許為一項可能策略。

(作者分別為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副理事長、教育部課審會學生代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