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大芒果永懷領袖?從紀念碑看美感教育

◎ 呂清夫

據自由時報報導,近日基隆百年老校仁愛國小由於要蓋地下停車場,故有三個紀念碑被搬在一起,校長說要構成一件「公共藝術」。由於我也是仁愛國小的校友,所以特別注意一下。這些紀念碑被搬到新地點以後,就像種樹一樣,直接「種」到水泥之中,於是石碑的一部分不見了,因為原來的基座沒有一起搬過來,這才惹得卸任議員不滿,難道基座不是石碑的一部分嗎?

基座除了不被重視以外,也有廢物利用的情況,苗栗有一件彩虹魚的雕刻,卻被架設在「永懷德澤」的基座上,讓大家嘖嘖稱奇。無獨有偶,台南玉井圓環上有一顆鏤空的大芒果,下方的基座本來還留有「永懷領袖」的刻字。稍早一點,基隆獅球嶺還有一隻很小的石獅子一樣被安置在「永懷領袖」的基座上,讓大家一頭霧水。原來三件基座本來都放蔣介石銅像,銅像被移走或破壞之後,苗栗與台南新設的公共藝術就直接放在那上面,簡直牛頭不對馬嘴。

但過去官場關心的是另一個問題,四十二年前曾有規定,這種銅像的基座必須超過兩公尺,為什麼?因為這樣才能讓民眾產生「仰之彌高」的感覺,亦即產生偉大之感。準此以觀,孫中山銅像不是要更高嗎?

台北中山堂廣場有孫中山雕像,算是台灣雕塑得最好的一尊,基座果然高達七公尺,但是這個基座是撿來的,它原來放在今天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附近,日治時代安置的是民政長官祝辰巳的雕像,原設計人是總統府的設計者森山松之助,二戰末期島內很多銅像都被拆去熔解製造砲彈,這尊雕像也只剩基座,所以被搬來作為豎立孫中山銅像之用。

這些事讓我們想到高度一六九公尺的華盛頓紀念碑,這個紀念碑摒棄了傳統的銅像,改用方尖碑,像是一束沒有陰影的光束般,神聖而公正無私地射向四方,而絲毫不影射自己。華盛頓身為一國的領袖,但是這個國家在理論上卻摒棄「領袖」的概念。有一位參議員曾說:「華盛頓的紀念碑在何處?答案是,就在我們心中。」不僅如此,它的基座環繞著五十支國旗,象徵美國的五十州,民眾還能搭乘紀念碑內部舒適的電梯,通往紀念碑的最高處居高臨下。

我們好像把基座看成可有可無,或者可以張冠李戴,我們二十年花了七十五億元的公共藝術好像白做了,因為美感教育都沒有進步。其實就像好菜就要相稱的容器,若沒了容器,好菜要用手捧嗎?容器與基座都是一種藝術,都要經過妥善的設計才好。

(作者為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研究所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