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偕對台灣的服事與認同

■ 辛在台

馬偕牧師創學校、建醫院,台灣人受惠良多,即令教外人士也不陌生。流連在淡水,拂面的海風,慣常引人遐想,百餘年前,來自加拿大之青年馬牧師(一八四四—一九○一年),依他信仰的道,於此行走。而《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顯示,馬偕在台灣所到之處,遠不只淡水小鎮,雖他安眠於此。

許多傳教士,摯愛台灣,奉獻終生,窮鄉僻壤,皆見其蹤跡,今日猶然。而馬牧師尤為特別,他以台灣話講道,娶台灣女人為妻,傳道宣教本地化事業,奠定北台灣長老教會基石。馬牧師不避艱險,意志頑強,不愧蘇格蘭高地之勇武後裔。馬牧師寫回憶錄之際言:「我期望剩餘的生命都在那裡服事,當服事之日完結時,願在那裡找到一處有海浪聲及搖曳的竹蔭下得到永遠的安息」,其濃郁之台灣認同,如詩一般流露。

類同西方傳教士文獻,《福爾摩沙紀事》以宣教為主軸。然,馬牧師之見聞紀錄,常能體現今昔關聯。如其記錄島嶼各物,檳榔:馬來亞人(指原住民)大量食用它,作為興奮劑,它可作為和解的禮物,當一個人把它獻給對方,而對方接受時,表示雙方已經和解。再,木瓜:台灣的媽媽將生木瓜和肉一起煮來吃,她們認為這樣可以補身體,有助於餵哺嬰兒。及,土豆:全國各處的飯攤子,桌上都會擺花生。如此,先人生活,栩栩再現。

原住民獵人頭習俗,馬牧師之理解超越漢人杜撰之吳鳳故事:獵漢人頭之緣由,起於原住民認為他們已經擁有台灣數世紀,因此,這個島是他們的,所以當漢人來時,被視為入侵者,而且不懂得尊重本土人的權利。馬牧師立志啟蒙「在黑暗中無望的可憐異教心態」,自無法免除西方殖民敘事,但能如此將心比心,實屬難能可貴。

當然,馬牧師時代,漢人已為主體。漢人之食衣住行,遂頗多紀錄,「台灣茶已在英美成為受歡迎的飲料」,「豬可說是漢人的特殊寵物,…牠可在屋子裡隨便進出」,「大部分農人的農田是租來的」,「稻米耕種都用水牛」,「台灣處處有廟宇」,「他們真正的宗教是拜自己的祖先」,當時的庶民生活相,大略為馬牧師所攝存。

《福爾摩沙紀事》已曾譯為中文,此番由長老教會中人譯註,更能貼近馬牧師奉獻台灣之宗教情懷,讀之,益覺馬牧師遺愛至今,他之「來我們這裡」,深值吾輩謝禱。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