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原住民正名運動」二十歲

■博佑.雅古瑪卡納(楊智偉)

二十年前筆者從阿里山偏遠國小畢業後就讀嘉義市的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嘲笑我為「番仔」或「山地人」,人生地不熟,勢單力薄,當時我只敢怒卻不敢言,長期情緒的壓制與自我封閉,造成人際溝通與學習上嚴重的障礙,相信這是很多原住民求學過程中都有過的慘痛經驗。時代更迭,二十多年後的現在,主流社會大都稱我為「原住民」,二十年的正名運動,原住民儼然是尊嚴與驕傲的代名詞,在正面的鼓舞下,原住民不再背負污名,也不用隱姓埋名,很多知名藝人及公眾人物也都公開承認自己具有原住民血統。

翻開台灣原住民歷史,原住民族曾經被外來族群定以不同的稱謂,明清朝時期視台灣原住民族為化外之民乃稱「番」,後來依漢化的程度區分為 「熟番」(被漢化的原住民)、 「生番」(少與漢人接觸,漢化較少的原住民),日人據台後又稱我為「高砂族」或「高山族」,國府時期依據所處環境與地理位置的區分又稱我為「山地山胞」及「平地山胞」,統稱「山地同胞」。然而這些稱謂都是「被動」的稱謂,也就是他人給予原住民族的稱謂,濃郁的「中心主義」、「殖民統治」與「種族歧視」的意味不言而喻。

有鑑於此,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當時的原住民社運人士遂發起了一波波「台灣原住民正名」運動。最具有指標性的活動應屬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台北成立了「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隨即發起將「山胞、番人、山地人」正名為原住民的「正名運動」。當時包括原住民大學生、社會人士結合動員系統較強的基督長老教會發動多次的抗爭運動,歷經十年的抗爭與協商,當時以李登輝為首的國民黨政府終於對此做出了讓步,在一九九四年修改憲法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各族原本就有對自己的稱謂(例如稱自己是cou的鄒族,稱bunun的布農族),台灣原住民一詞,是泛原住民權利運動的代名詞,主要也是為了與漢人區別的集體性稱謂。換言之,原住民一詞是時代的新產物,也是相同命運、處境的一群人為了凝聚認同而創造的新名詞。二○○四年,台灣原住民正名運動已經滿二十歲了,因為正名運動展現多樣性的發展,從原住民的正名延伸到個人族名的正名、族群名稱的正名(例太魯閣族正名)、行政區域的正名(例吳鳳鄉改成阿里山鄉)、道路的正名(例凱達格蘭大道)以及正在進行的傳統領域山川地名的正名運動。時至今日,台灣原住民族仍致力從各項正名運動過程中,一點一滴拼湊出族群應有的尊嚴與主體性樣貌。值此,我們必須要向這二十年來留血揮汗的原住民社運人士及前輩致上最深的敬意,同時也要向默默付出以及承先啟後的原住民青年給予最大的期許與鼓勵,並向全體的「原住民」互道一聲:二十歲生日快樂。

(作者博佑.雅古瑪卡納《楊智偉》╱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