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電影書房:退稿圖書館找文豪... 一本暢銷書的奇幻旅程 ◎石芳瑜

◎石芳瑜

你能想像一座專門收放被出版社拒絕的退稿圖書館嗎?「大家都知道作家是瘋子,那些沒能出版的作家只怕會更嚇人。」「但他們總算能有個立足之地,就把這當作是慈善事業好了。」

小說《退稿圖書館》改編電影《亨利先生的秘密》,揭露出版業行銷手法。(皇冠出版提供)

法國作家大衛.芬基諾斯虛構一家《退稿圖書館》的離奇故事,許多不得志的作家可以來此寄放他們沒獲賞識的心血。不過他並不獨占此創意,小說一開始敘述這個點子是出自美國作家理查德.布勞提根的《墮胎》,這是一個奇特的愛情故事,發生於一位在收藏退稿的圖書館工作的館員和一位擁有美妙胴體的年輕女子之間。因為這位「後垮掉派」的詩人布勞提根,也曾經窮困潦倒且不時被出版社退稿,所以啟發他虛構出「退稿圖書館」這個想法。

沒看過《墮胎》,我就先不管布勞提根的傳奇故事,總之據大衛的說法,1990年代,一位死忠書迷為了向他致敬,在加州創辦了退稿圖書館,接著布列塔尼克羅宗圖書館負責人尚皮耶.顧維克恰好也有相同的想法,在1992年創辦了法國的退稿圖書館。你當然應該把這件事視為虛構,因為沒多少人去過克羅宗,包括法國人。當然這麼有趣的點子一開始吸引許多人前來,某些作家長途跋涉到此,卸下他們的失敗之作,過程猶如一場朝聖之旅。但時間一久,大家也就不再對這座退稿圖書館感興趣而漸漸遺忘。

乏人問津成退稿

一朝成名眾人搶

小說的女主角,從事編輯工作的達芬妮,老家正好在此,她也沒聽過這家圖書館。某天,她和作品乏人問津的作家男友費德里克回家度假,好奇走進這家被人遺忘的書稿埋葬地,卻意外發現令她驚豔的小說《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決定出版這本書。然而,作者亨利.皮克是附近一間披薩店的老闆,2年前已經撒手人寰。而他的遺孀瑪德蓮則表示,除了購物清單之外,沒人看過他寫任何東西。

一部從「退稿圖書館」挖掘的傑作、一個被埋沒且無人知曉的寫作天才,光這兩點就已經夠炫、夠引起話題了。據說這本小說的內容是描述一對決定分開的戀人最後相處的時光,同時還巧妙地穿插詩人普希金的臨終時刻。奇妙的文學手法,讓大家更想要了解這位披薩店老闆「皮克」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經歷過怎樣的人生?他為何偷偷寫書?要知道關於作品之外的作者軼事,常常是人們好奇的焦點,有時比小說本身更精采。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懷疑「皮克」其實另有其人,因為瑪德蓮的訪談所描述的皮克平常並不看書,他的人生幾乎與文學無涉。而這一切或許是出版社的操弄。其中前《費加洛文學》的專欄主筆胡許就抱持這樣的陰謀論。小說其實到了一半時,這位胡許先生才上場,但是到了改編電影時,胡許一開頭便亮相了。在簡單敘述了達芬妮和男友度假時發現這本小說,並將之出版且造成轟動後,達芬妮便安排了瑪德蓮上電視專訪,而節目主持人正是胡許(小說中另有他人)。他當場懷疑小說作者另有其人,弄得大家不歡而散。接著回到家後,被老婆宣告分手而趕了出去,最後還接到簡訊,通知他被炒了魷魚。種種打擊讓他決心踏上了追查「皮克」的幕後代打是誰的偵探之旅。

電影去蕪存菁

儼然偵探劇情

小說的胡許一開始就已經被報紙辭退多年,賦閒在家。電影縮減了出場的角色,並且強化了戲劇張力,讓整個故事很快就朝向偵探電影的趣味走去,因此改名為《亨利先生的秘密》,雖然不如原書名《退稿圖書館》有趣,但也定調了電影的偵探劇情,而胡許則搖身一變成為男主角。

小說《退稿圖書館》改編電影《亨利先生的秘密》,揭露出版業行銷手法。(取自IMDb網站)

電影在選角上可圈可點,由威尼斯影帝法布萊斯魯奇尼(FabriceLuchini)飾演胡許,和曾獲凱薩獎提名的女星卡蜜兒克汀(Camille Cottin,飾演皮克的女兒喬瑟芬)同台飆戲。我必須讚美這部電影的導演暨編劇雷米貝桑松(Remi Bezancon),因為他保留了原著的幽默感和精彩對話,但也不乏自己添加的好笑對白。維持了主要劇情之外,也去掉龐雜的人物劇情,調整了部分人物性格及背景,讓小說的密合度和節奏感都更為緊密一些。

至於小說裡的一些掉書袋的內容,例如圖書館源自理查德.布勞提根小說的原創;或是將皮克比喻成也是生前無人知曉,大半輩子從事保母工作的攝影天才薇薇安.邁爾;以及史上還有哪些人名列退稿俱樂部:像是普魯斯特的《在萬斯家那邊》,還有約翰.甘迺迪.涂爾的《笨蛋聯盟》,這些書癡摯愛的小故事,留在小說文字裡就好了,搬上電影對話或旁白,也許顯得太過囉嗦。但電影還是有不少點到為止的文學知識,想必仍深深吸引著本劇的觀眾。這是一部成功的電影改編,有好的原創故事、電影編劇又去蕪存菁、出色的演員,以及賞心悅目的法國風景。雖然只有少數戲院上映,但能拿下滿分10分的口碑,不算誇張。

書要暢銷靠行銷

作家傳奇是騙局

我也必須說,小說本身是一部編輯、行銷、作者、讀者,都會深感共鳴的作品。一部作品的暢銷,有多少是仰賴行銷的話題,而非單單作品本身?否則我們也不需要那些行銷文案、名人推薦以及獎項的加持了。而一位首部作品失敗的作家,第二部作品被看見的機會有多高?原著作者大衛.芬基諾斯巧妙的故事設計,讓這兩個問題同時浮現,而且讓人感到無比諷刺。

至於皮克的小說名《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在小說和電影中也指涉多段愛情,例如胡許和其女友布麗姬(電影裡是老婆,而且很快就沒戲了)、喬瑟芬和其前夫馬克。至於圖書館員瑪嘉麗則經歷了一段奇幻短暫的性愛激情之後重回先生懷中。當然也有重新找到愛情的胡許和喬瑟芬。

最後,皮克到底是誰?《一段愛情故事的彌留時刻》到底是源於怎樣刻骨銘心的經歷?小說即將結束時,我幾乎要相信胡許的發現了。可是在最後不到10頁的〈後記〉裡,卻出現了案情大反轉,真相才水落石出,且最終還是只有當事人才知道這個秘密。然而這段愛情關係仍有新的契機。而電影的鋪陳要早一點點,留下一些線索,一步步進逼,而胡許最後也知道了答案。

比較電影和小說,電影的微調變動顯得更為殘酷,這不只是一個作者被犧牲的悲劇,也是一段貨真價實的愛情彌留時光。我喜愛電影的設計更勝小說。小說的結局仍是喜劇,但電影卻是一個由喜轉悲,讓人感慨的驚悚劇了。最後,故事的真相其實也寫成了小說,存放在《退稿圖書館》裡,同時留下了遺憾與懸念。(作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