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初選恩怨宜解不宜結

■ 陳儀深

呂、游、蘇、謝四人的競爭,後期呈現蘇、謝兩強之爭是明顯的現象,謝陣營評估會輸給蘇貞昌一萬五千票,想不到結果是倒贏蘇一萬五千多票。原因不一,一般會講到謝長廷涉案的官司公文外洩風波引起反彈,不論是同情票、公道票,總是集中作了展現,不過仍有政論家替蘇講話,認為謝反守為攻將焦點轉向洩密「戰術鋒利靈活」,但只能短期得利云云。事實上,檢調公文的外流不論是不是和行政院系統有關,時機的選擇明顯是為著打擊謝的選情,蘇貞昌作為行政院長應該譴責洩密行為、承諾追查到底即可,但是蘇陣營在投票日當天刊登的半版廣告竟然著重強調「轉移焦點不能改變涉案事實!」顯然是落井下石,與洩密者站在同一立場,這是自己打敗自己,不是什麼攻守問題。

遺憾的是,《壹週刊》刊登洩密公文以後,支持游錫堃的綠營名嘴在民視○○嗆聲節目也有落井下石的動作,說什麼洩密雖然不應該,但是「官司纏身」的人出線豈不是只能和馬英九比爛?他們常把憲法一中簡化作一中,配合電視字幕的標題「謝一中馬統一,游真堅定!」此外,選前幾天的「快樂聯播網」收音機節目,一面倒挺游錫堃的同時也同樣散播「棄一中保台灣」的口號,像這樣罔顧整體歷史與其他條件,把自己當作唯一代表台灣價值的一方,靠著半年來的「論述」而不是正名制憲運動的實績,就要判定別人的忠奸善惡…,說實在,並不是好的文化!

本土社團方面,社員數目少則數十、多則數百人,個別與四大天王有私交者所在多有,畢竟只是黨內初選,除了社長以外,社員以個人名義公開支持某人,只要不是造謠生事黨同伐異,皆無不可,但是有些幹部以記者會、主持晚會等方式營造「○○社」整體力挺○○人或質疑○○人的錯誤印象,則是對其他社員形同強暴,當然是對社團的傷害。吾人可以相信主事者的動機是愛台灣,但是請大家回顧去年紅衫軍風波以來的挺扁與批李登輝的用詞,批新潮流/十一寇但是挺蘇貞昌的矛盾,或者把七年來對民進黨「不夠挺台灣」的怨氣轉化作捍衛游錫堃的基本教義悲壯戰爭,卻忘記游錫堃是不是七年來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就可以知道愛台灣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乃至省思政治立場有著虛妄的一面,然後回到實際政策的研究以及長期價值的耕耘,才是正辦。

(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