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團結!然後呢?

民進黨四大天王之爭,第一階段黨員投票後,蘇、游、呂相繼退出,謝長廷出線,在阿扁總統召集下,謝、蘇、游、呂營造「大團結」形象,殊為不易;不過,第二階段民調取消,也失去一個測試民意水溫的機會,殊為可惜!

這次總統、區域及不分區立委三項初選,黨員投票和民調佔分比例,總統、區域立委為三七比,不分區為四六比,民調排藍比例也不同,總統排三成、區域排五成、不分區排七成。

民進黨初選機制曾一改再改,這次競爭空前激烈,更是一邊初選、一邊爭議遊戲規則,到現在仍在爭議立委初選的民調計算方式,並出現未來黨員投票與民調改為五五比,甚至回歸黨員投票決定等改革主張。

其實,這次黨員投票、民調、未來選舉藍綠對決,三項結果相互比較,將是民進黨初選遊戲規則的最佳測試劑,這次黨員人數約二十五萬多人,實際投票十三萬多人,民調排藍三成後範圍約為一千一百萬選民、排五成約八百萬、排七成約五百萬,正式大選合格選民數約一千六百多萬人。

如何從十三萬多黨員投票結果,反映一千六百萬人的多數選擇?民調扮演多少分量?民進黨應該仔細思量。

這次初選黨員投票,「人頭黨員大戶」問題之外,因黨員人數有限,初選在深綠小池競爭,部分電子媒體趁勢強力介入,球評兼裁判、裁判兼球員,甚至下場「圍毆」政敵,這對民進黨、對台灣民主,是正、是負?相信不言自明。

民進黨初選問題多該檢討,由選民自由登記參加的美式開放式初選,應是民進黨未來可以考量初選改革的方向之一。不過,泛藍政客、名嘴竟也對民進黨初選說三道四,何不先照照鏡子,看看國民黨唯馬獨尊的醜態?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