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和解與和諧

謝長廷在民進黨總統初選中出線以後,最是鬆一口氣的是中國,他們相信在二○○八謝、馬對決之前,應該不必再為台獨議題煩惱,可以好好的去辦他們的奧運會了。

中國之所以在民進黨的四大天王之中,對謝長廷比較放心,倒不只是謝長廷曾經主張過「一國兩市」、「憲法一中」,反而是謝的「和解共生」的理念,跟中國當前的政策導向一致,這對未來兩岸開啟對話的空間相當有助益。

事實上,在謝長廷二○○五年提出「和解共生」的說法之時,也差不多等同於中國提出建構「和諧社會」之時,中國希望從古老的智慧—以和為貴,作為它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目標。二○○五年底,中國更把「和諧社會」的理念推展到國際社會,並喊出「和諧世界」的口號,希望以「和諧」的手段,呈現它與美國「霸權主義」不同的外交戰略。

然而,中國從喊出「和諧社會」到「和諧世界」,中間卻跳過「和諧兩岸」這座橋樑,雖然他們試圖提出「兩岸和解」的概念來加以補足,但對中國想在政策上「內外兼修」的期待,仍是難以連結起來。所以,他們過去曾寄望從連戰的身上,找到可以作為「和諧兩岸」的觸媒,但連戰畢竟是一個過氣的政治人物,沒有實質的權力與影響力,這種寄望總是一種空中樓閣,不切實際。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就把「和諧兩岸」的建構,寄託在謝長廷的身上,只要謝長廷堅持他的「和解共生」理念,不在台獨議題上繼續作文章,兩岸就可以在「和解」中進行對話,進而向「和諧兩岸」的目標挺進。

所以,中國既然找到了兩岸這座「橋」,出線以後的謝長廷,未來他到底要做他自己的主張,還是做另一個阿扁的化身,將是未來影響兩岸關係的最大關鍵之處。

(作者王崑義,戰略學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