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岡山「搭加里揚之戰」

◎ 呂自揚

筆者是岡山人,高興五月二十五日、二十七日在《自由廣場》讀到二篇談岡山四百年移民史,可惜語皆未詳,皆未提到四百年前台灣影響最重大的歷史戰爭「搭加里揚之戰」。

根據《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記》和《荷蘭統治下的福爾摩沙》記載:一六三四年八月,大員附近新港社與二層行溪南方搭加里揚社決鬥失敗,請荷蘭人助戰,荷蘭人為立威和擴大勢力,十一月派兵由堯港(今興達港)登陸,在堯港東方deTafel桌山(今大崗山)附近與搭加里揚約兩百人交鋒。一六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荷蘭五百名士兵與新港四、五百人陸路出發,十二月二十五日渡大河,開始進攻河岸邊的搭加里揚。搭加里揚無法抵抗荷蘭槍火,被殺九人,即潰敗逃亡,房屋全被燒光。從二層行溪南至下淡水溪之高雄平原原住民各社皆驚慌逃亡。逃到屏東平原,一六三六年二月四日到大員與荷蘭認錯締約受統治的有搭加里揚、大木連(上淡水)、麻里麻崙(下淡水)、搭樓四社。荷蘭總稱高雄平原各社為搭加里揚人,搭加里揚是最大社,就在岡山。所渡冬天有水的大河是岡山阿公店溪。

搭加里揚之戰後,荷蘭立下聲威,屏東大木連(今萬丹)南方放索(林邊)八社畏懼,皆與荷蘭締約受統治,荷蘭開始統治屏東平原。這是荷蘭時代福爾摩沙影響最重大的戰爭,高雄平原從此成為荷蘭人的領域,無原住民村社居住。之後荷蘭逐漸招漢農拓墾,依中央研究院〈明鄭軍鎮屯墾地分布圖〉,鄭成功一六六一年攻佔赤崁樓後派兵屯墾,岡山平原路竹三鎮庄、北嶺旗庄、岡山前鋒庄、後協庄皆是屯墾地,清代皆延續耕墾。

鄭氏和清代記載的鳳山八社皆在屏東平原,高雄平原無番社居住,一六六四年畫〈台灣軍備圖〉時,應仍有原住民出入或受僱承佃戶居住。清初岡山最早叫竿蓁林漢和阿公店。說劉厝是鄭將劉國軒墾居地,仍有待探討。

(作者為出版社主編、作家、文史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