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30年回頭看IDF:學費高昂意義重大

◎ 單永立

五月二十八日為IDF經國號戰機原型機首次試飛成功三十週年。經國號戰機不僅是國軍歷來投入資源最多的武器系統研製專案,亦可謂我國有史以來投入總體資源規模最可觀的單項科研專案,使我國躋身為具備軍用噴射航空器的整機設計生產經驗國家之林,學費高昂而意義重大。

戰機之設計、研發、測試、生產、反饋等常耗費龐大,時程漫長,甚至出現計畫趕不上變化,未成軍服役卻已落伍的處境,此類例子在國外所在多有(譬如印度的國產TEJAS戰機),是以廣泛應用新科技與生產技術創新成果,化整為零逐步更新現有武器裝備次系統,成為各國軍方普遍做法。經國號機隊已在數年前執行翔展案,著眼於敵情威脅升級,另覓零附件替代商源,強化空對面打擊性能,可與國產萬劍次彈械導向武器整合,不僅為經國號機隊增加廿年服役壽命,也使原本僅能執行防禦性空優任務的經國號轉型為多用途戰機。

以經國號為研發母體衍生的新型國產高教暨部訓機原型機,將於今年九月亮相,取代國產自強號高教機與擔任部訓任務的F-5E/F戰機,簡化戰機專長飛官訓練,降低空地勤人員訓練成本、後勤補保負荷,保住現有航太產業設計研發、生產、品保、飛試等技術能量,避免流失。

當年美方規避八一七公報,針對經國號研發專案出售技術與關鍵設備,但也對主要性能指標多所設限,使機身內部空間須充分利用,重量與重心分布計算斤斤計較,對首度投入超音速戰機研製領域、邊做邊學的我方技術團隊成員,可說是艱鉅挑戰。經國號被外界批評滯空時間短,誠屬非戰之罪。筆者曾聆聽當年參與研發專案的前漢翔工程師訴說天寶遺事,動容不已。

經國號並非十全十美,因此更需要藉延壽與性能升級方案,引進航太科技創新成果,逐步改良彌補。外購戰機若無賣方原廠同意,幾無可能因應敵情威脅改良提升戰力,唯有系統軟硬體整合技術相對自主程度較高的經國號,可與國造武器系統整合,並健全中衛產業分工體系,帶動民間相關產業升級。誠可謂兩鳥在林不若一鳥在手,能操之在己者才是最可靠憑藉。

(作者為航空迷,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