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12年國教 教育正義第一步

■ 羅隆錚

數十年來,我國的高中職與大專院校,國家實施的是不公不義的教育措施。你我大家熟知,國中升高中職時,無論是今天的基測或以前的聯考,能就讀升學排名前面之學校者,大都是社經條件比較優勢的家庭之子女,而其大部分是公立高中職,而這些高中職因由政府辦理,不只資源豐富,家長所需繳交費用也低。

反之成績比較不好的學生,大部分屬社經條件必較不好家庭之子女,他們升學到排名必較後段的高中職,此一部份大多數為資源比較匱乏的私立高中職,結果卻要付出高於公立高中職甚多的學費(根據教育部資料,目前公立高中職學費每年約一萬零八百元,私立則高達四萬四千元)。

當三年高中職念完,升大專院校時,又是國中升高中職的翻版:社經地位必較好的家庭之子女,大都進入資源豐富、繳費又低的公立大學,畢業後又將佔據大多數的高階位置,掌握多數的社會資源。而低社經地位之國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只沒有得到國家的幫助扶持,還一路一代代的受到剝削,這那裡是國家與政府成立的目的。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著有《M型社會》一書,其實,上述不公不義的教育舉措,就是M型社會的元兇之一,因為它以國家的公權力,帶來惡性的階級複製,如今行政院下定決心要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算注意到了我國之前數十年不當的教育結構,要實施「加額補助經濟弱勢私立高中職學生學會方案」,總算是一個遲來的、小小的社會正義。在此,我們深切的期待,在教育上或其他社會事務上,尚有不公不義結構與舉措,能得到政府的關懷與改善。

(作者為台中縣父母成長協會榮譽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