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藍綠和諧之道

■何華國

每到選舉,國家的認同問題,常成為國內許多政治論述的聚焦所在。期待台灣與中國有統一的一天者,被稱為「藍」營,而主張台灣與中國應該是一邊一國的,則被稱為「綠」營。國家的認同問題能夠公開提出來討論,絕對是好事。但沸沸揚揚的爭論過程,如果變成口不擇言,你死我活的廝殺,應非健康社會應有的現象。

衝突在人類社會是無法避免的。衝突未必是危機,善待衝突倒可能成為轉機。國家認同問題的藍綠衝突,亦未嘗不是如此。只要我們珍惜民主社會對自由這種核心價值的信仰,在表達自己的言論自由時,也能尊重別人的言論自由,並相互以同理心去傾聽善解,則藍綠惡鬥,應有機會成為藍綠良性競爭,最後經由民主機制,讓國家認同問題塵埃落定。

談到同理心的傾聽善解,我們應該瞭解一個人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國家認同等的形成往往深受其生活經驗、教育背景等根深柢固的影響、並非說變就變,但亦非一成不變的。不管藍營或綠營的人士,他們在認同問題上並不見得是始終如一的。多數藍營人士在幾十年前的「漢賊不兩立」,演變到今日的「漢賊可融合」。多數綠營人士五十年前的「歡喜回歸祖國」,演變到今天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不都證明了人們在認同信念上的可變性嗎?

既然認同信念具有可變性,不管藍營或綠營應竭盡所能,提出可以讓人民信服的國家認同論述。而這種論述也只有出於同理心的傾聽善解,才能真正觸動人心並具有說服力。果如此,雙方惡鬥或可消弭,良性競爭應可產生,這才是人民之幸,國家之福。(作者何華國╱南華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