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從民主前線瞭望2020

烏克蘭喜劇演員澤倫斯基當選總統,普廷放話要發放俄羅斯護照給烏克蘭公民。澤倫斯基回嗆:所謂俄羅斯公民權利,代表「參與和平示威遭到逮捕的權利」,以及「被剝奪參與自由選舉的權利」。這位喜劇演員一針見血的回應,十足映照出吳郭瑜朱王等「哈共族」的悲劇角色。而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訪問華府後稱:這次造訪華府聽到「前線」這個字,各個智庫對於「前線」理解及其他國家想法,都是台灣是民主創新前線,有太多科技、創意的精神,在這上面台灣是完全不孤單的。

兩年多來,泛藍處心積慮撕裂台灣,且將激化內部矛盾的責任歸咎台派,台派有識之士似也提不出擴大台灣共識的論述與行動,反將自身陣營再做隔間而非安內攘外。去年選後,完全執政基礎為之耗弱,又無法撐開改革、正義、進步的張力,予人泛藍陣營來勢洶洶之感。如此這般,最可怕的,不在於藍營政治投機客趁亂崛起,而是鼓舞了虎視眈眈的中國加緊謀台,且跳過以往的政黨代理角色直接扶植「準特首」。再這樣下去,不論二○二○結局如何,紅色勢力在台灣遍地開花,二三五○萬人恐將淪為甕中之鱉。

本土政權完全執政,主客觀因素造成今天的內憂外患,令人扼腕。去年選後,外敵全面出擊襲擾台灣,同時伴隨著印太戰略的有利鋪陳。面對危機與機會,台派內部竟步調不一,危機若無法力抗,何能善用機會?習近平強國夢步步逼台,美國挺台言行有增無減,這些作用與反作用力匯聚台灣,正需要有力承轉來趨吉避凶。從一九四九的殷鑑來看,如果藍營的情景宛如陣前投敵的寫照,綠營的情況不也類似決戰前的自亂陣腳?中華帝國夢與開放印太正在角力,捍衛台灣需要創新行動,提升公民體認為自己而戰的敵我意識。如果不此之圖,徒令選民失望地投向假話、大話、空話,那麼,台派何時才能再有二○一六的良機?

國民兩黨的黨內民主,各有一本難念的經。其所透露的民主機能相對退化,堪稱民主台灣連結中國被打著民主反民主的副作用。既然威脅利誘有效,今後北京對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攻略勢必凌厲有加。中英聯合聲明淪為歷史文件了,還有人肖想兩岸和平協議。中國已經生吞活剝香港了,準備把台灣放到滿漢全席桌上,台灣還瀰漫著溫水煮青蛙的氣氛,地方只顧發大財,國家安全靠中央,北京不胃口大開才怪。尤其是,民進黨初選暗潮洶湧,落得三大國安修法,空有國會過半優勢,卻遲遲未能三讀通過。四年執政忽焉即過,怎堪如此蹉跎民意付託?

「民主台灣」,不只是民主的台灣這樣的形容詞,也不只是民主加上台灣的元素組合,而是民主乘以台灣的力場與空間,從而成為美中兩個大國的必爭之地。於是,追求國家主體與國際地位,對台灣而言恆為一體兩面的主題。台灣這個「前線」,既是中國霸權崛起的第一道關卡,也是數位集權主義衝撞民主板塊的第一張骨牌。所以必須要警惕到,面臨來自中國的恐怖攻擊之際,我們的民主機能卻呈現退化跡象,民主、主權、戰略價值均暴露於高風險,萬一台灣寧靜革命出現反高潮,從而讓民主世界失去一塊「少了方知不能少」的拼圖,將是難以彌補的失誤。

從二○一六到二○一八,民主台灣巨幅震盪,二三五○萬人仍在徘徊摸索自己的總目標。從內部共識擴大演變到內部分歧激化,國家認同、兩岸拉鋸、年金改革、轉型正義、進步議題、能源轉型、世代落差等,綜合作用成今天的民主困局。台灣政黨的民主實踐,最可惜的地方在於,沒有走上國內求同存異以團塊因應外部侵蝕的正軌,反而出現持續分化內耗加劇的現象。二○二○,眼看著又在開展以分歧取代和解以圖選票的黨同伐異,台灣宛如在美中兩股正負能量的漩渦中失去動力而漂流。就此而言,二○二○之於台灣公民力量,未必是最後一里路,但肯定是極關鍵的一里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