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千萬知青再下鄉,中國經濟還行嗎?

◎ 陳安

今年三月,中共共青團中央印發了一份《關於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意見》文件,號召知識青年下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目標是,三年內把一千萬人下放到農村,以紓解日益嚴重的城市失業壓力。距離一九六六年《五一六通知》所吹響文化大革命的號角相隔已五十三年了,儘管這兩份文件的目的容有不同,但其不祥和肅殺的氣氛則類似。

當年《五一六通知》是毛澤東為了推卸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的責任,成立文化革命小組所發動的一場權力鬥爭,其代價則是以埋葬上千萬知識青年的青春、上百萬無辜者的性命,以及幾千年文化資產的浩劫,直到鄧小平瓦解四人幫後才獲得平反。

而今年這份《意見》列出一系列到二○二二年截止的三年計畫,聲稱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青年工作隊伍」,帶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貢獻青春力量」。其中動員人數最多的是,所謂大中專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聲稱要引領學生深入農村,特別是「革命老區」、深度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目標超過千萬人次。

毛澤東搞上山下鄉,是為了洗腦愚民,壓制知識份子,現在中共號召青年下鄉,更多的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經濟困局,特別是緩解城市的就業危機︰根據研究機構環球資源夥伴調查,中國科技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及其他大型民企近幾月來裁員高達三十%。中國的失業率實際數字向來是最高機密,有專家估計,假設城市失業率達十%,則青年失業率起碼達三十%,這是令人心驚肉跳的數字,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通常都以啃老或考研來消磨時光,這是用驅逐「低端人口」也解決不了的燙手山芋。

另一方面,國務院為了解決房產庫存過剩的壓力,若干人口三百至五百萬的城市,開放戶口吸引農民進城買房,以紓解地方債的壓力鍋,習大大趕人下鄉,李克強鼓勵進城,形成雙頭馬車拉鋸,中國青年與農民,到底該何去何從?

(作者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