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好奇號會自拍 機器人線描火星百里路

機械手臂庫卡以一條不斷的線畫出火星表面,國美館即日起到5月12日可現場直擊。(記者何宗翰攝)機械手臂庫卡以一條不斷的線畫出火星表面,國美館即日起到5月12日可現場直擊。(記者何宗翰攝)

採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去年6月傳回俏皮自拍照,記錄自己在火星長達6年的歲月。(歐新社)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去年6月傳回俏皮自拍照,記錄自己在火星長達6年的歲月。(歐新社)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10日首度曝光,從一片光中清楚看見距地球5500萬光年的巨型橢圓星系「M87」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相信會替未來的科幻片提供更有想像力的影像藍本;這一點,德國藝術創作團隊「robotlab(機器人實驗室)」很有先見之明,他們就將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所回傳的火星景觀照片,轉化為繪畫線條,並讓機器手臂庫卡(KUKA)畫出來,而且現在正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作畫中!

一條線畫火星表面 120天不間斷

「好奇號」在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陸火星,主要任務是探測蓋爾撞擊坑內的環境是否曾經能夠支援生命,《the big picture》的原始圖像,是由「好奇號」上面的軌桿式照相機,在火星探測任務第952和第953個火星日所拍攝,地球時間為2015年4月10日和11日。要讓庫卡畫出一張大尺寸的擬真火星景觀圖,「robotlab」將這張圖像換算成方便庫卡工作的「線」,一條連續不斷、長達數百公里的線,畫在一張6×2公尺的大畫布上,大約需要費時4個月才能畫完,這個創作過程本身,也超越了人類的極限。

這不是「robotlab」第一次使用庫卡從事藝術創作,「robotlab」2000年在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創立,成員Matthias Gommel指出,20世紀許多科幻作品提到,未來會出現很多機器人跟人類作伴、加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千禧年是一個關鍵點,如今都21世紀了,機器人呢?發生什麼事了?

他們很快發現,大部分的機器人都用在工業上,而不是用在服務和娛樂,他們向德國庫卡公司借來一個重達2.5噸的6軸鉸接式機器人,擺在ZKM大廳做了第一個《aesthetics and power(美學和力量)》展覽,想知道一般在工業區域工作的機器人,出現在公共場合時,人們的反應是什麼。

能舞能寫算創作? 大多模仿胡言

台灣知名編舞家黃翊曾使用機器人進行科技跨界創作《黃翊與庫卡》,自行編寫程式讓庫卡與他共舞;「robotlab」也曾做過類似的嘗試,作品《zone(舞區)》讓6位舞者和2個機器人共舞,《juke_bot(點唱_機器人)》中讓機器人當DJ,自行選擇音樂,並用不同節奏播放,之後的《autoportrait(自動畫像)》和《profiler(輪廓)》讓機器人成為畫家,畫出所「看到」的觀眾肖像及人形輪廓。

藝術家創作出藝術作品,但當機器人創作出藝術作品時,它也成為藝術家了嗎?「robotlab」繼續探索,嘗試讓機器人「寫作」,Gommel指出,寫作是一種源自內在的溝通,但機器人無法表達「我昨天好嗎?」之類的心情;《bios [bible|torah](BIOS聖經)》假想機器人是中世紀抄寫聖經的僧侶,不是「機械般」用現代印刷技術,而是讓庫卡用羽毛筆和墨水在80米長的紙捲上寫猶太教經典「torah」,模仿人類的速度寫了一個多月,寫出總共30萬4805個希伯來字母。

作品《manifest(顯而易見)》讓機器人利用藝術、哲學和技術領域的關鍵字,以正確的文法結構,隨機組成有8個句子的宣言,Gommel說,「當時大概有3萬張不重複的宣言在展中被寫下來、由觀眾帶回家,有些非常聰明、有的胡說八道,機器人不知道自己寫了什麼,但觀眾卻能解讀其中的意義。」

苦力超越人類能耐 藝術還差多了

「沒有人去過火星,只有人類做的機器人去過,『好奇號』在程式設計上有一定的自主性,也在火星上留下唯一的軌跡,因此改變了火星的歷史。」「robotlab」成員Jan Zappe說,《the big picture》的隱喻在於,「好奇號」入侵火星,就好像機器人做為創作主體,入侵了藝術創作領域一樣。

《the big picture》即日起展出至5月12日,國美館館長林志明表示:「想到有個庫卡在美術館裡24小時不斷作畫令人有點焦慮,但每次到現場看到它正常老實地在運作又令人安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