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細探現任優先、競爭合作

◎ 張惠博

二○二○民進黨總統初選,協調之聲不絕於耳,似與「現任優先」有一定的關聯。二○一四年,民進黨採現任優先的提名策略,成果輝煌,並成為二○一六年總統勝選的基礎。然而,二○一八年就遜色很多,丟掉了好幾個縣市。同樣的提名策略,結果卻大異其趣,顯然,現任優先並非萬靈丹,仍須配以相關的要件或限制,且應交由遴選者或選民判定,不宜遽予排除其他參選者的機會。

這次民進黨總統初選,兩位曾緊密共事,如今對壘,除了情感面之外,難免也會有倫理的顧慮與壓力。蔡總統週二記者會明言:「候選人可以有君子之爭,候選人可以釋懷,但是真正問題是支持者間矛盾對立。」這確實是雙方必須詳加審酌與思慮。

一九九三年,台北市長初選,長扁激烈競爭之後,謝放棄,並擔任扁的競選總幹事,成為民進黨引以為傲的佳話。但筆者曾親自聽過謝幽默地說,當時他看著自己的支持者脫掉謝的背心,改穿上扁的戰鬥衣,內心還是五味雜陳。

同樣,一九九九年的總統初選,計有林義雄、陳水扁、尤清與許信良四位參加,阿扁贏得初選,林義雄主席大器的擔任競選主委,全國大力輔選,贏得二○○○年的大選。所以,民進黨確曾出現競爭與合作的珍貴經驗。

無論如何,蔡總統與賴前院長兩位參選人的態度都很堅定,國人應給予祝福。不論經由哪一種方式產生候選人,仍須服膺民主的原則,方能贏得多數人民的信賴與支持,並在二○二○大選中勝出。

(作者為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