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國一市聖/火傳遞的「兩國論」

■ 雲程

北京奧運的聖火,若將首爾與平壤分開計算,此次傳遞路程從阿拉木圖到胡志明市為止,只繞行十九個國家的都市,而且是「一國一市」。

根據報導,慕尼黑奧運時,聖火未傳遞到東德;漢城奧運時,聖火也未踏進朝鮮領域。這是有趣的小事。

從「國」的觀點看,若進入西德再進入東德,到底是證實了東、西德是「兩德」還是「一德」?同樣的,若從韓國出發進入朝鮮,象徵著南、北韓是「兩韓」還是「一朝」(朝鮮)?

德國與韓國的狀態,是國際政治的「暫時性特例」。前者原本是「一個德國」,卻因二次大戰戰敗被盟國分區佔領,後來在冷戰背景下分別「建國」。西德日後以基本法、東進政策逐步改善兩者關係。經過四十五年,德國終於在一九九○年,透過美英法俄四強與西德簽訂〈有關德國的最終解決條約〉,以東德五個邦「個別加入西德聯邦憲法」的方式,獲得四強的承認而統一。

朝鮮,則是透過一九五一年的〈對日和平條約〉(舊金山和約)獲得母國(日本)承認其獨立的法理資格。與德國相同的是,在此之前韓國(南)與朝鮮(北)已分別「建國」;但比較麻煩的是:日本承認的是「一朝」的獨立,而不是「兩韓」的個別獨立。「兩韓」畢竟未獲得國際法的依據。

有趣但並非巧合的是:兩德與兩韓都在同一天進入聯合國,前者在一九七三年九月十八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而後者更是以「此為安理會決定考慮並同步決議接納給予朝鮮半島的兩個部份為這個世界組織的會員權」為前提,在一九九一年九月十七日被大會同步接納為會員「國」。

兩韓或兩德,是「兩個國家」還是「兩個半國」?是非常複雜的議題,無怪乎國際以「分裂國家」稱之。分裂也者,原為一體卻剖成「兩半」而個別存在;因為「剖半存在」所以聖火不能重複繞行,壞了「一國一市」事小,讓「兩半」證成了「兩國」事大。這次北京奧運聖火繞行了以前漢城辦奧運時所不繞行的平壤(北韓),是否代表北京玩了一個把戲:讓南、北雙方承認了「兩韓」,以至於促進了朝鮮半島的分裂?值得進一步確認。

聖火離開胡志明市之後到台北,然後進入香港、澳門、海南島、廣東,中國官方網站將台北視為「中國內部傳遞路線」的起點;其實,我們正好可藉這機會請北京講清楚,在「一國一市」的原則下,首爾與平壤是否為「兩國」,再做定奪。到時候,「一個頭」變成「兩個頭」的,可能是北京當局而不是台灣。

半州?半國?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www.hoonting.idv.tw。(作者鑽研台灣問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