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國要有拒絕北京奧運的準備

主辦明年奧運的中國奧委會,前天宣布聖火傳遞路線,台灣台北是其中一站,但從中國方面的安排到其官員說法,都把台灣矮化為「中國台北」,聖火傳到台北是其「傳遞國內路線第一站」。我國政府立即嚴正拒絕中國此一聖火傳遞計畫,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進一步表示,北京奧運若於名稱、用語及聖火路線矮化台灣主權,政府絕不接受,也不參加,我們贊同政府處理包括聖火路線的奧運基本立場,也要呼籲相關單位應做好準備,於必要時拒絕參加北京奧運。

藉聖火傳遞路線矮化台灣,只是中國對我國展開奧運統戰策略的最近一招。中國的企圖至為明顯,聖火從北轉跳過台灣,傳到越南,再從越南胡志明市傳入台北,進而轉往香港、澳門及中國國內城市。這種路線的安排,台北是其「國內路線第一站」,且以「中國台北」稱呼台灣,也可在國際間強化台灣為中國一省的假象。對於這一新招,台灣如果接受,不啻墮其彀中,與港澳同為其一部分;一旦拒絕,立創奧運史上拒絕聖火入境首例。換言之,台灣對其聖火路線不論接受與否,中國都只賺不賠。當然,中國藉奧運聖火對台灣統戰要能奏效,國際奧會的配合准許其路線規劃,以及台灣在野勢力的隔海唱和,缺一不可。

國際奧會的確有人明顯向中國傾斜。本月稍早,國際奧會負責奧運會協調的維爾布魯根(Hein Verbruggen)在北京說,他難以相信有國家會拒絕奧運聖火傳遞,包括台灣在內。根據「中央社」昨天報導,國際奧會對於台灣拒絕中國規劃的聖火路線,初步反應是暗指我國為「政治層次」的反對。從國際奧會這些說詞看來,這個國際組織顯然已被中國牽著鼻子走。一九八一年三月,國際奧會在中國堅持之下,以「中華台北」加諸台灣之上,如今台灣選手參與奧運各種比賽,名既不正,得獎所升的也不是國旗;即使在台灣舉行的國際比賽,也常出現台灣國旗見收、中國五星旗卻飄揚的極度屈辱場面。維爾布魯根上述講話,其實正好道出癥結,由於屈從中國壓力,把政治的手介入,台灣並未被國際奧會視為國家;必要時,台灣不但拒絕奧運聖火,也要有杯葛北京奧運的準備。

事實上,北京奧運正面臨日增的國際杯葛壓力。已經進入法國總統大選兩人對決的社會黨候選人賀雅爾,本週宣布不排除杯葛北京奧運,以抗議中國在非洲國家蘇丹種族滅絕屠殺行動中袒護蘇丹政府;稍早持同樣主張的還有另一位候選人貝胡。三月下旬,擔任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的美國演員米亞.法蘿(Mia Farrow)在《華爾街日報》撰文,也呼籲國際社會杯葛北京奧運。這些並非零星呼聲,事實上,國際人權組織如無疆界記者組織、台灣圖博(西藏原名)之友會,國際知名藝人如披頭四成員之一的保羅.麥卡尼,政治人物如剛再連任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新聞媒體如《華盛頓郵報》,都曾挺身拒絕北京奧運。箇中道理至為明白,奧林匹克精神主要在促進人類和平、友誼與幸福,由共黨中國的首都主辦奧運,原極諷刺;而國際奧會擬藉北京奧運改善中國人權現狀的說詞,至今仍徒託空言。無怪乎國際間針對北京「沒有民主,就沒有奧運(No Olym pics without democracy!)的要求,到處響起。

這些國際強調普世價值與奧林匹克精神的主張,在台灣不幸常遭淡化。一如以往,中國使出以奧運聖火打壓台灣的招數,政媒兩界如響斯應,砲口對內批評自己政府意識形態作祟、鎖國的陳腔濫調又起,這次還祭出「被國際奧會拒絕往來」的恐嚇手法,其目的當然是逼迫政府對中國以奧運統戰台灣所作所為,照單全收。不過,從蘇院長昨天的宣示看來,中國以野逼朝的聖火攻勢顯然並未奏效,台灣仍將與中國奧會周旋。畢竟,聖火路線仍可調整,而沒有台灣參加的北京奧運,恐怕也要衍生愛面子的中國政府所難承受的後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