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紀錄片導演傅榆接受文化週報專訪。(記者張嘉明攝)
台北民生社區的舊公寓裡,初春暖陽從維多莉亞式窗台灑進工作室,金馬新科最佳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導演傅榆拿著中溫奶出來迎接我們,「你好,我是傅榆。」桌上還放著剛吃完的蛋餅盒,樸實得像我們不小心踏進了大學研究室,和在金馬獎領獎台上登高一呼的傅榆形成了高反差。不過,談到那夜排山倒海的批評,她堅定地說:「我能承擔。」
美國作家Joan Didion說,自重 (self-respect)生於純真(innocence)的消逝,而純真的消逝,Didion定義為「面對因果關係的自覺」,意指意識到任何事物成敗都有其因果,不會因為特定人事而總是理所當然、水到渠成,她解釋,自重的人對自身的言行舉止、是非對錯有所承擔的堅毅。傅榆就有這樣的堅毅,台上一句「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不僅找回了她記錄太陽花學運的初心,更打破了當年走出立院的困惑與無力,面對隨之而來的語言霸凌,傅榆輕描淡寫但卻有力地說:「我願意當那些負面情緒的出口,避免再擴大傷害、影響其他人。」
Didion若認識傅榆,定然會認同傅榆就是她筆下「有個性的人」、「自重的⼈」,讓看起來像大學同學的鄰家女孩,有如此的勇氣與爆發力,用鏡頭說出台灣的困境。為什麼要有這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這位台灣女兒只輕輕地說:「這是我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