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與鄭秀玲教授談農業現場

◎ 黃如輝

拜讀鄭秀玲教授投書「從奇異果和面膜談產銷平台」一文,提到「小農生產成本高、傳統外銷觀念與做法及農產品品質與數量不穩定等問題」,其實台灣農業生產環境正面臨老農逐漸退場,而青農緩步接續上場的局面。

老農與青農之間的文化背景不同,生產模式與運作也不同,筆者偶然機會參加一場生菜村機械採收觀摩會,聽到兩位老農友的對話,一說不實用,比人工採的還慢;另一位回說我們還要採幾年?兩個老農的對話,已經不單是農產品外銷或內銷問題,而是農業「人」的相關政策亟待重新思索的問題。

再者,筆者最近參觀將軍區一位青農的蘆筍溫室,兄弟兩人共同照顧近一甲的溫室與戶外蘆筍田,提到因為農業人口老化與僱工困難,每到要將蘆筍老桿從田間移出,就覺得非常耗費體力、時間,加上這工作農機無法完全替代,因此兄弟希望透過農改場宣導,用自己的蘆筍田辦理觀摩活動,來推廣省時省工的農法,為產銷班農友解決問題。我在兩兄弟身上看到台灣農業的希望。

筆者舉這兩個例子,都是農業現場的狀況。農業問題核心仍是農民,政府提供的農業產銷平台,除了應鼓勵青農善用平台,接觸、了解外銷市場的模式與國際農業運作模式,產官學也應利用這平台來改善、進化當前一些農作物的生產模式。相信以台灣青年農民的活潑動力,前景可期。

(作者為勞工,嘉義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