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網路開放 vs. 數位極權

◎ 張延廷

台灣是一個網路完全開放的社會,在完全資訊的時代雖發揮網路的功能與便利,但我們不可不知,位於境外的網軍、敵對勢力、巨魔工廠等可以刻意製造假消息,再經由網路社群平台傳播而產生無形的破壞力,不但改變數位經濟的遊戲規則,亦可透過網路傳播假消息,極易對民主社會的政治運作造成甚大危害。

境外勢力亦可透過訊息、媒體、投資企業或產業活動的手段,低調滲入台灣有政治目的進行各種經濟活動,利用台灣言論自由的便利性,以巧妙手段來扭曲甚至誇大某些重大事件。

網路分享亦使經過扭曲的假消息變得容易散布,可蓄意進行誤導、欺騙觀點單純的民眾,並在網路特定勢力的操縱下,以網海戰術打擊不同政治立場的網民,或誇大網路聲量,形成一場不對稱的虛擬戰爭。由於網軍大舉入侵所打造網路風潮,極易在湊熱鬧的心態下使網路虛擬世界的聲量被迅速放大,例如常見的網路霸凌就是利用大量的留言來洗板,並對特定的對象進行非理性攻擊,擴大網軍的攻擊力度。不難看出,網海戰術可短時間聚集巨量網路聲量進行跨國攻擊,達到政治操控的目的,已成為另一種新型態的戰爭。

因網路空間具有自由、隱匿等特性,使網路也易成為特定社群操弄的工具,因此中共亦可藉由網軍滲透來操縱特定的社群媒體,並利用大量假帳號進行不實資訊傳播、擾亂民心或帶風向的製造社會對立,由於網路具有無國界的特性,使網路可以跨境進行心理戰、宣傳戰,都是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有所認知與警覺。

中共亦可藉著對民粹氛圍的網路實施操作,要求更多的政治勢力對中共政權表態支持,又利用高科技所建立的數位極權模式,及所累積的科技監控經驗與技術,透過高科技輸出向世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甚至其擴張商業版圖所附帶增加的網路力量,已超過其商業運作與地緣政治的基本需求。

中共政權積極運用黨媒所發揮的強大傳播力、誘導力、影響力,擴大媒體運用的功能,並投資大量資金對國際社會發揮滲透宣傳,輸出有利中共的重大議題,甚至宣揚民族主義、專制政治之意識形態,並在各國媒體打造符合中共立場及利益的宣傳主題。

中共強化其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所運用工具包括黨媒、黨報、黨刊、黨台等各種媒體,並結合新技術、新途徑、新模式,加快政治運用的時效,擴大宣傳效果,其實亦正是一場影響廣泛卻沒有硝煙、又不易察覺的輿論戰及宣傳戰攻勢,國人有必要認清各種網路訊息背後真正的政治動機。

網路空間虛擬複雜又各方利益雜存,常有藉傳送不實訊息或操弄輿論的方式來分化社會、製造對立。或利用網路科技製造假身分與各方接觸,其操作方式亦日益細緻,甚至可以使選舉變成一場網路戰爭,藉由網路來影響選舉活動或操弄政局,不難看出網路影響力之大,甚至可能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足以改變社會的政治版圖。

資安是國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或資訊運用,必須有效防範來自境外的資安攪擾與攻擊,對假新聞的澄清必須把握黃金時間,儘快提出真相或有說服力的論證,在閱聽大眾還沒產生強烈印象前迅速介入,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發揮作用。只要資安進一步落實,台灣的民主自由制度才可以確保充分安全運作。

(作者為大學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