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校園不是停車場

◎ 王秉倫

某國中校長因「五賓士霸停校園」退休獲准,聞之愴然。雖然這只是個案,卻是冰山一角,對照日本整潔秩序的校園與公共空間,值得全體台灣人一起深思。

校園是師生共有的空間,怎可停放私人車輛,霸佔其他師生共享的寶貴空間?事實上,全台灣校園裡滿滿的都是車。

我們不禁要問:國家給教師的待遇裡,應該不包含提供停車吧!?可是,我們可愛又可憐的孩子們,除了已經被塞進狹小的校園外,還要被許多師長的自用車占去寶貴的活動空間。

理論上,學校是傳播知識、探求真理、民主創新的殿堂,可惜現實上恰恰相反,台灣的校園充斥權威、保守而反動,過去最令人髮指的校長啃食學生便當費、教師坐享員生消費合作社紅利……今以校園停車問題為例,也從來不曾被認真看待過,反觀日本校園,是絕不會停放教師私人車輛的。

深切反省,這是文化問題。具體的說,這是基於法治觀念,一種尊重人與人的態度,也是對於公共空間共享的尊重;在日本,極少人把私人腳踏車任意停放巷道或街市,遑論是將自用車停入校園。

國人法治觀念、守法實踐都不足,不要只怪檢察官、抱怨法官,因為,我們長期任由自由變成隨便、侵害成為自然。司改也好、教改也罷,文化提升的道路十分漫長;我們是不是已經體認到:不僅「教官退出校園」、「大學自律」等是重要指標,恐怕「自用車退出中小學校園」更是一個漫長而深沉的課題,標示著一個平等法治的文明,象徵著已開發、現代化的社會?

(作者為國立國父紀念館推廣服務組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