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槍聲過後 展望與發現未來

■ 姜博仁

首先在此表達對所有罹難者的哀悼與對失去摯愛的家人朋友的誠摯祝福,希望大家能夠度過難關。身為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台灣留學生,也非常感謝所有台灣民眾、教育部與外交部駐外辦事處的關心。校園發生震驚的槍殺事件,台灣媒體也在第一時間報導,而我也接到台灣某報記者越洋採訪的電話,我們很感謝媒體的關心報導,但是,加油添醋誇大不實的小說式報導,以及在罹難者角度看來像是幸災樂禍的部分杜撰對話,卻是對罹難者最大的傷害,我們實在無法苟同。

當媒體的聳動報導與現場的感覺開始失焦時,我們印象最深的卻是事後校方與學生的處置。迅速成立的諮商中心,全校師生與家屬在巨蛋與足球場的大聚會時,美國總統、州長與師長對大家的安慰與鼓勵,事後布希總統單獨與罹難者家屬對談,也拒絕媒體採訪避免作秀與消費悲傷,大操場上數萬人的守夜祈禱燭光晚會,三十二顆有學校象徵意義的石磚代表三十二位罹難師生所圍成的半圓佈滿了鮮花與蠟燭,學生絡繹不絕前來在此哀悼、懷念,還有提供留言與哀悼的VT紀念標誌,隨處的簽名留言板、鮮花與綁在樹上甚至SNG車上天線的懷念橘色(學校代表色)絲帶,大家的悲傷情緒得以抒發,而校方與師長也透過各種方式,撫慰傷痛,鼓勵同學走出悲傷,在肅穆、哀傷與充滿懷念的校園,隱約開始感覺到正在復原,正在準備重新站起往前看,繼續奉獻一己之力,成為驕傲的VT一員。連有如置身事外的國際學生,也被這個學校社群在災難後的團結與重新站起的力量感動,開始有了歸屬感。

媒體報導很多著重在事件發生經過及凶手的背景與動機,越洋電訪我的記者也拚命反覆地問有沒有人尖叫、有沒有台灣同學害怕而準備打包離開校園,對我們的關心似乎只有如何製造出聳動的報導。凶手確認後,媒體也開始報導可能的亞裔仇恨,但當我們幾位台灣朋友坐在追思草地上互相聊聊最近的心情與互相鼓勵時,卻有幾位美國大學生走過來,拿著親手烘焙的小餅乾,與我們分享,關心地詢問我們,需不需要一個擁抱,我們絲毫沒有感覺到可能的亞裔仇恨,而我們及絕大多數的學生也相信這是個案,並不是種族的仇視。媒體的不同角度報導,探討事件,也滿足大眾知的權利,但是卻隱約感覺與這裡的氣氛脫節,這裡,已經在療傷止痛,準備重新站起來,繼續往前。而台灣同學會也已開始在討論,身為學校的一員,如何進一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包括捐錢等等,來幫助學校以及同學,而不是像媒體所報導的「慶幸自己沒受傷」地置身事外。如同學校一名詩人教授所寫的:「透過我們的鮮血與眼淚/轉化我們的悲傷/我們將繼續展望與發現未來…我們是Hokies…」(附註:展望與發現未來「invent the future」是學校的代表校訓之一,Hokies是代表學校與師生的吉祥動物)。

(作者為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台灣留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