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高雄發大財是建商發大財?

◎ 陳泓盟

韓國瑜市長以及建商頻頻放話,部分媒體也隨之起舞,形塑台灣中央政府禁止中國人來台灣買房的假象。

事實上,從二○○二年陳水扁執政就開放中國人來台灣買房。二○一五年馬英九執政時代,也開放中國人一年可在台灣買四百戶。中資來台買房,受到國民黨執政時的規範,號稱「345」,滿三年才可移轉,一年內只能住四個月,房貸只有五成。這規範是避免假付款,真炒房,若房價貶值,呆帳由台灣的銀行來承受。所以才限制房貸只能五成。

真正想要長期投資台灣的中資,十多年來總共買房五百戶左右。與馬英九執政時開放一年四百戶供中資買房,中國人對於來台買房投資的意願低。如果韓市長真有能力招商,至少要將一年四百戶「買好買滿」再來抱怨中央不夠開放中資買房戶數,才合理吧!

另外,市長鼓勵炒房的同時,是否有考量高雄人的居住正義,先興建公宅呢?韓市長一味的配合建商財團,是否所謂高雄發大財,是指高雄建商財團發大財?

(作者為高雄市鳳山區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