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論兒童「欺凌」事件

■ 池田大作

慘痛的「欺凌」事件頻頻發生,兒童因長期遭朋友或同學欺負和毆打而尋死的悲劇也接二連三地發生。「欺凌釀成自殺」的悲劇,正在在反映出該社會封閉性的精神風貌。

有時,社會上甚且還存在著「欺凌受害者本身也有問題」的謬論。這種觀念縱容了欺凌與漠視欺凌等行為的出現。在這個世界哪裡會有「樂意受欺凌」的人呢?任何道理都無法使「欺凌」這種卑劣行為正當化。人絕對不是因軟弱而被欺凌的。欺凌他人的人才是敗於自己醜陋心靈的「弱者」。正如聖雄甘地所疾呼:「『暴力』是產生自怯懦的。」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我們要明確指出「欺凌者是百分之百不對的」,同時還要毅然掃除那種助長欺凌行為的風氣。因此,一旦發現欺凌問題,成年人──無論是教師或是家長,都應果敢採取行動,親力、親為地解決問題,為孩子樹立榜樣。

同時,成為受欺凌兒童能夠交心傾訴的對象,讓他們感到身邊還有可以信賴的人也至為重要。我們一定要側耳傾聽孩子們藏於心底「遭到欺凌,大人們都漠不關心」的悲鳴。

成人社會中持強凌弱的卑劣行為、無視他人死活的利己主義心態,還有侵犯人權的傳媒界、把弱者當笑柄的低俗電視節目、形形色色的歧視醜行等橫行於世。強求身處在這般環境的孩子們去符合大人為他們設定的理想標準,是太不合人情的。我們絕不可忘卻,欺凌問題正反映著成年人社會的病態。

家庭應該是維護孩子、正確地培育他們的「安心之港灣」。美國人權之母羅莎.帕克斯女士曾與我分享她得自母親的人生奧援:「沒有法律規定,人是必須甘心苦於欺凌的」、「要有自尊心,要做個受人尊敬的人,要尊敬別人。」母親的諄諄教誨成了後來改變美國民權歷史的抵制巴士運動的源頭。

我們要大聲疾呼:孩子是我們寶貴的未來,寶貴的希望。孩子們正向我們申訴:成人社會歪曲不正。他們甚至以自己性命為賭注,竭力發出這無聲的吶喊。我們有責任以認真、誠實的行動來回應他們的心聲。這正是讓患病的現代世界甦生的關鍵。也只有正面來看待孩子,我們才有望從扭曲的社會現象中拯救成年人自身。(作者為聯合國和平獎、人道獎得獎人,世界桂冠詩人、國際創價學會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