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請轉告王金平先生

■ 茉莉

記得當年出獄後,在尚未踏上流亡之旅的一段時間裏,我曾經到廣東開發區去找工作。在開發區見到一位女友,原是文學碩士的她,此時在一家台商辦的工廠裏搞管理,被台商重用,收入還不錯。但她沉痛地對我說:「這個台商一點水準也沒有,對工人很苛刻。他要我幫著壓榨大陸女工,我都不想幹了。」當時台商在大陸南方,已經有了惡評。而後我遇見的臺灣人,似乎只是想方設法到大陸發財,很難看到有人關心大陸的人權問題。

到北歐之後,我即參加一些人權組織的活動,因此感歎,同文同種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遙遠的北歐非我族類,對中國大陸人權的關注卻比臺灣更多,這是歐洲傳統的人道主義精神使然。

一個已經獲得民主自由的臺灣,是否有義務有能力,對大陸的民主人權事業給予一點關注?這些年來,我看到的兩個事例改變了我原來的印象,令我對臺灣人肅然起敬。一個是我早已撰文介紹的洪哲勝先生和他的《民主論壇》,另一個是楊憲宏、黃絹主持的臺北中央電臺的廣播節目《為人民服務》。

我曾經稱洪哲勝先生是「一人敵一國」。常年患有疼痛症的他,以寬廣博大而仁厚的胸懷,注視著中國大陸被壓迫者的悲慘命運。我本人曾經是這個論壇最早的作者之一,親眼目睹他在張勝凱先生的支援下,八年來以工作狂的態度辛勤耕耘,給來自大陸各地的作者提供一個自由的園地,把關懷的觸角伸向大陸各個層面的社會問題。

一批又一批追求民主的志士仁人,在洪哲勝的論壇裏獲得探討交流的機會;一批又一批被專制禁錮了思想的讀者,被洪哲勝的論壇打開了眼界,獲得了精神營養。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和洪哲勝的論壇一起成長。

那是多麼奼紫嫣紅、生氣勃勃的一片精神花園。對身處逆境的大陸作者和讀者來說,它已經是不可分離的夥伴。如果現在這個論壇因經濟所迫,被迫停刊,那麼,許多大陸的作者將因此輟筆,許多大陸的讀者將因此失去開啟視野的良師益友。

我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臺灣民主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為王金平先生)不能給予洪哲勝先生原有的資助。我只知道,如果臺灣民主基金會把大陸的民主人權視為它關注的一個重點,那麼,充分資助這個論壇,將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我希望,臺灣民主基金會廣泛聽取我們海內外民主人權人士的意見,解決《民主論壇》的經濟困境。這將是臺灣人送給大陸的最好禮物,我們會因此深懷謝意。

(作者為中國流亡海外作家,長期關注中國和西藏人權,現旅居瑞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