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莫讓花博掩蓋后里營區軍史

​◎ 羅成志

二○一八台中國際花卉博覽會在后里、外埔、豐原三地揭幕。筆者舊居恰巧在后里營區改建的花博展場旁,筆者就讀后里當地國小時,還曾進入后里營區禮堂,欣賞當年風行的軍教片。事隔多年後,筆者舊地重遊,當年巍然聳立的一排排營舍和曾欣賞過電影的中正堂,於今都已不存,連最令曾在后里營區度過數饅頭時光的退除役軍友們印象深刻的東側門​(過去后里營區駐軍官兵除將領外,一般官士兵只准從東側門進出),都被花博主辦單位拆除,在網路退除役軍友論壇上引發一片惋惜聲。

后里營區興建於一九五一年,過去曾是拱衛大台中外圍的重要據點,更曾作為陸軍的軍級指揮部所在地,根據官方軍史記載,冷戰時期我國陸軍第一個接受美國軍援改編的前瞻步兵師,就是於六十年前在后里營區成軍,當地從一九九○年代中期後,因一連串國軍組織精簡方案,使得駐軍大幅裁編、甚至撤離,昔日忙碌異常的高司指揮部淪為草沒框牆、人去樓空的鬼城。

二戰後,日本在美國監督下制定新憲法,不得再擁有常備軍,改以「自衛隊」取代,原屬二戰前日軍名下的營舍、土地,除部分仍被自衛隊與駐日美軍使用外,多數昔日營舍與土地,都被移轉為其他非軍事用途(官署、校舍、公園綠地、運動場、美術館或博物館),更在這類建物或公共空間內劃出特定角落,展示過去日軍時代文物,連昔日軍營大門的門柱都被妥善保存,仔細保存過去日軍的史蹟文物,即使原址建物蕩然無存,也會立碑詳述該地過去的軍事用途歷史沿革,以茲銘記歷史。日人致力保存過去軍隊的史蹟文物,轉化歷史空間用途的做法,值得政府相關部會與地方政府借鏡。

誠盼台中花博主辦單位,宜向國防部尋求提供相關文字與影像資訊史料,在花博官網以圖文並茂方式,介紹國軍駐守后里營區的歷史沿革,藉以提升外地遊客、特別是曾在后里營區度過軍旅生涯的退除役軍友舊地重遊意願,刺激花博展場到訪遊客人氣。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