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普悠瑪不想走了還繼續開?

◎ 廖凱弘

台鐵普悠瑪發生列車翻覆事件,各方檢討聲不斷,究責司機、檢查員、調度員、行控中心主管,甚至更高層級的決策者均有,然而最近的討論重點也聚焦在:普悠瑪是一台配備有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ATP)的傾斜式火車,出事前ATP是否正常?是否有遭關閉等,而我們在事後檢討上,似乎常常忽視的一點是,這列火車的複雜機器本身,究竟發出什麼警訊,以至於它會在人們需要它運作的時候不運作,或不應該運作卻運作?

從目前曝光的通聯紀錄發現,相關工作人員為了讓火車正常運行,從貢寮站到出事前新馬站,長達四十三分鐘的對話過程,不斷希望能恢復已經不運作的若干機器,如:主風泵、空壓機皆停止運作;停留軔機不應這時候運作卻運作了。而負責取得電力的集電弓,也必須靠人力重新降弓再升弓。

這是不是表示,整台出事前的普悠瑪列車,各種機器可能為了保護火車,均已「自動」採取「罷工」的舉措。而至少從大眾看到的通聯紀錄裡,工作人員其實是希望將他們沿路復位,才能勉強使火車恢復動力。換言之,如果機器有生命,機器發出的停車警訊,與人們希望火車繼續行駛的急切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本上完全背道而馳。

目前當然未能確知,這些機器暫時停止運作,是不是ATP希望保護列車所發出的重大警訊?但至少能發現,台鐵在管理、監控、規範ATP的標準作業流程上,顯然有所疏失。在台鐵已經宣示未來將採用「自動駕駛與智慧系統」前,避免未來再發生重大事故的思考應是:人不但要重新與人對話,還要重新與機器對話。當所有的自動機制、智慧系統都已根據整體機器邏輯做成最適決策時,人要不要再憑自己過往經驗,強行更動、推翻這個決策?可,判斷依據是什麼?風險是什麼?不可,根據機器決策之後,人的後續應變措施應該是什麼?如果這些必要的人機對話都被人們忽略,就不可能安全,因為人機已互不信任了。

(作者為國立台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