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混蛋:食安大漏洞

◎ 葉昱呈

國內蛋品繼七月抽驗出不得殘留的動物用藥「乃卡巴精」,日前又爆發回收即期蛋品,改標再販售事件,讓消費者「聞蛋色變」,究其原因,發現問題蛋品摻雜出售時無法溯源,應該是造成不肖盤商心存僥倖,趁機上下其手的大漏洞。

目前蛋品管理區分為二階段,在蛋雞場產地端部分,歸農業單位管理,至市場販售端,則歸衛生單位管理,農業單位依規定得派員至蛋雞場採樣,送至檢驗機關檢驗,但這僅是產地端的抽檢把關,即使牧場所生產的蛋品已取得CAS標章認證,但衛生單位至賣場、超市等處抽驗蛋品時,常發現盤商在出貨時,已將不同生產來源的蛋品摻雜一起出售,試問這些「混蛋」,一旦檢驗出有殘留動物用藥,於追溯生產源頭時,要如何分辨問題蛋品之生產者為何?更遑論以目視方式來辨識是否為回收即期蛋品。此外,即使能追蹤至生產源頭的蛋雞場進行抽驗,所採樣的雞蛋,亦非屬同一批生產的雞蛋,就連要裁罰,都找不到問題蛋品的生產者。

為遏止不肖盤商將不同生產者之蛋品摻雜出售,或回收即期蛋品混合新鮮蛋品販售牟利,建議農委會仿效國外模式,強制生產者於雞蛋上「逐粒噴印」蛋雞場(畜牧場)編號、生產日期、保存期限等標示,以利溯源追蹤問題蛋品來源及辨識新鮮度,再配合公部門強力稽查,確保蛋品之品質。

(作者任職地方衛生單位,屏東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